近日,台灣大學校院招收大陸地區學生聯合招生委員會(簡稱陸生聯招會)公布了2014年針對大陸地區學生的學士班招生簡章,從本月12日起,大陸考生已可登錄陸生聯招會網站進行報名,至6月18日下午5時止。
今年台灣高校招生仍隻面向戶籍在北京、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廣東、湖北、遼寧這8個省市的考生,考生需參加2014年各省市高考(微博),成績達本科二批分數線,才有資格被台灣高校錄取。
與往年不同,今年包括台灣大學、成功大學、政治大學在內的49所島內公立大學,首次面向大陸招收本科生,且這些公辦高校大部分要求考生的高考分數達到所在省市一本分數線。
需要注意的是,考生不要幻想被大陸和台灣高校同時錄取,在成為預錄生后就應做出選擇。否則一經台灣高校正式分發錄取,即無法再參加大陸地區高考各批次錄取。
今年是台灣高校面向大陸招收本科生的第四年,49所台灣公立大學本科首次小幅試水招生,但每校僅開放招收5人。
從陸生聯招會的網站信息看,台灣大學的電機工程學系、政治大學的國際經營與貿易學系等知名公立大學的王牌專業都赫然在列,可見這些公立大學的學士班招大陸生雖少,但提供的專業並不“雞肋”。
公立大學最多可填10志願
2011年台灣剛開始開放招收陸生時,因總招生名額不多,故隻開放公立大學招收研究所的陸生。“近年來,一直有陸生希望台灣公立大學學士班也能開放招收陸生,加上大陸方面也同意增加招生名額,因此今年就把增加的部分名額給公立大學,讓想來台就讀的陸生有更多的選擇。”陸生聯招會綜合業務組組長、南台科技大學電子工程系副教授陳順智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解釋說。
據了解,大陸申請學生應在完成報名程序且知悉高考分數及一本與二本分數線后,再選填志願,時間為2014年6月24日上午9時至6月27日下午5時。每位申請人至多可選填46個志願,其中私立大學及金門大學、澎湖科技大學共可選填36個志願,每校至多選填5個志願﹔其他公立大學共可選填10個志願,且每校至多選填2個志願。
公立大學每校僅5名額
陳順智指出,由於公立大學每個學校隻有5個名額,可以想象,競爭一定非常激烈。“因此建議可把要選擇的志願分成3類,每類志願數自行調整,可以2、3、5,也可以3、3、4。第一類就是最沒有把握的,也就是競爭最激烈的(指的是台灣最好的大學,也是大陸常聽到的學校)﹔第三類是機會很大的(比如成績達一本,但可選擇隻要二本的志願)﹔第二類則是介於這兩類之間的。”
“至於私立學校的36個志願,因為志願數較多,建議要全部選完。先把自己想要就讀的志願(自己的高考成績都有符合這些志願要求的錄取批次)依照順序排列,但切忌不要依照容不容易錄取去排列,因為如果把最容易錄取的填在最前面,那后面那些志願就沒有錄取的機會了。”陳順智建議,填報時可以比照公立學校方式,把這些志願分成三類。競爭最激烈的是那些招生名額較多的(基本上超過50名的學校都算是競爭激烈的),名額僅有個位數的,就是屬於第三類,其余就是第二類。
報考信息
●報名方式:登錄“陸生聯招會”網站http://rusen.stust.edu.tw進行報名。陸生聯招會是唯一獲得台灣高校辦理招收大陸地區學生來台就學事宜的單位,隻有通過該會的網絡報名系統報名才可以,且僅收取簡章公告的報名費,並無其他費用。
●報考者要求:戶籍須是北京、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廣東、湖北、遼寧8省市范圍內。考生須參加今年8省市范圍內的地方高考,且高考成績達所在省市本科第二批分數線。
●學費:一年的學費約為人民幣2.2萬元至2.4萬元,學雜費一年約人民幣2.5萬元。
Q&A
高中畢業証需公証
Q:《2014年大學校院學士班聯合招收大陸地區學生簡章》寫道,“錄取生如同時參加大陸地區高等學校招生,將由大陸地區“海峽兩岸招生服務中心”依其相關招生規定處理。”具體的處理是怎樣的?
A:陸生聯招會的錄取名單系透過海峽兩岸招生服務中心轉給各省市的教育考試院,經過本會與該中心的協議,隻要是在本會提供的名單內,該中心就會轉給各省市的教育考試院,該院就會把名單內有在該省市投檔的陸生,進行退檔,也就是無法在大陸的高考分發錄取。
Q:《簡章》指出大陸學生的高中畢業証書需要進行公証,請問對公証機構是否有要求?
A:沒有要求一定要哪一級的公証機關,最好是找有辦理涉台業務的公証處。辦理公証時,提醒公証處承辦人員要把公証書副本寄給台灣的海基會,陸生也要把正本(原件)帶到學校去才可(入學注冊時繳交)。
解答人:陳順智,陸生聯招會綜合業務組組長(記者 孔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