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杭州部分校禁用修正液:可鍛煉邏輯思維能力

2014年03月18日08:14    來源:浙江在線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杭州部分校禁用修正液:可鍛煉邏輯思維能力

  今年央視的“315”晚會,孩子們常用的橡皮擦和修正液都被列入黑名單——質量不好的橡皮擦和修正液中含有有毒物質,會影響孩子們的健康。

  修正液,1951年由美國人貝蒂奈史密斯格萊姆發明,白色不透明的液體,涂在紙上遮蓋錯字,干掉后可在上面重新書寫。雖然近幾年屢屢曝出成份有毒,但仍未淡出孩子們的生活,在很長時間內,甚至成為“保持卷面整潔”的“功臣”。

  現在,修正液還是孩子們筆袋裡的常客嗎?我們進行了一番調查。

  調查

  受調查者中

  六成孩子使用過修正液修正帶

  昨天,我們在杭城40多位中小學生和近20位家長中進行了一個小型調查。

  一到三年級的小學生,基本用鉛筆,寫錯字了用橡皮擦。四年級起用上鋼筆、水筆,不少人的筆袋裡就有了一位新伙伴——修正液、修正帶。

  調查顯示,有超過六成的孩子使用過修正液、修正帶,以修正帶居多。

  “三四年前還有學生用修正液,但現在基本都是修正帶了。”一位任教十多年的小學老師回憶。修正液的氣味濃,毒素多,幾乎每年都被曝光是主要的原因。

  這個趨勢,在學校附近的文具店也得到了印証。我們走訪了三家文具店,“修正”產品幾乎是修正帶的天下,隻有兩家各有幾瓶積灰的修正液。文具店老板說,這兩年,修正液少有人來問,一個月也賣不出幾瓶,修正帶的生意很好,經常有家長小孩幾盒幾盒地買。一個小文具店裡,修正帶就有不同規格、包裝、廠家等近20種,單隻價格從3到6元不等。

  我們“早報學堂”的微信平台,收到的掃描文件作文投稿,有不少修正帶的身影。

  雖然調查中有65%的孩子表示修正帶、修正液不好用,但仍有近30%的孩子會經常使用。

  家長高女士說,兒子四年級,修正帶用得很頻繁,一買就十多個,又容易丟,經常用一半就丟了,同學之間再互相蹭著用。

  “孩子很粗心,作業老是要改,大概是覺得劃掉看上去太亂,就用修正帶,什麼作業都用。”她說,經常叮囑孩子要少用點,一個是不健康,另一個,涂涂改改肯定影響學習效率,而且,“本子上一塊一塊的很討厭”。

  家長王女士覺得,孩子的修改過程其實體現了思考的過程,“為了強化書面干淨,整齊劃一,就把孩子思考過程扼殺?”

  用不用“修正”產品

  和老師理念有一定關系

  在調查中,我們發現,用不用“修正”產品,和老師的理念很有關系。在一些學校、一些班級,老師是禁止或者控制學生使用修正液、修正帶的。

  我們在長壽橋小學四(2)班採訪時,一位女生說,她知道修正液對健康不好,從來不用,老師也不讓他們用修正帶。她給記者看自己的鉛筆盒:“我有一個修正帶,是整套的文具裡送的,但從來沒用過。”

  家長呂女士說,因為老師禁止用修正帶,孩子五年級了,從來沒有用過。“老師要求他們‘落筆即對’,強迫他們想好了再落筆。所以草稿本尤其重要,寫清楚了再謄抄在作業本上。”呂女士說,她很認同老師的做法,剛升到四年級用鋼筆時,很不習慣,“沒法用橡皮了,也不能用修正帶,涂涂改改的,但‘強迫他們習慣’,后來就好了。”

  家長吳女士說,女兒的老師也不允許用修正帶,寫錯了就直接劃掉,本子上面一開始全是劃的道道,慢慢就少了。

  初中的孩子,被禁止用修正帶,則和中考有關。

  初一的小凱說,到初中后,老師就反復強調說不要用修正帶了。“老師說中考時候不能用的,到時候改來不及,初一就要養成習慣。”

  雖然不少老師禁止,但總有些孩子,會偷偷地打打擦邊球。六年級的萱萱說,五年級的時候,看到同學有修正帶,覺得挺好,買來偷偷用,結果“被老師沒收了”,但她承認,自己因為糾結整潔的問題,改用新辦法,用膠帶紙粘掉。“這個比較不容易發現,就是粘好撕的時候很容易破。”

  說法

  修正液的毒性主要在有機溶劑,修正帶傷害小

  2012年底,一個實驗視頻在網上熱傳,把小白鼠放在裝有修正液的瓶子裡,僅三分鐘,小白鼠就死了。這個實驗把很多家長嚇壞了。

  修正液真的能熏死小白鼠?有這麼大的毒素?修正帶,會不會帶來同樣的傷害?

  昨天,我們也請教了浙江工業大學化工學院的專家王力耕老師。

  我們先看看修正液的主要成分,鈦白粉、黏合劑和溶劑。

  王老師說,鈦白粉的學名是二氧化鈦,是修正液、修正帶的主要成分。鈦白粉無毒,是目前世界上性能最好的一種白色顏料,牙膏裡也會用到,它的覆蓋能力很強,修正液用的就是這個原理。

  黏合劑,主要由合成樹脂充當,無毒。鈦白粉的溶解性很差,要加入有機溶劑,讓鈦白粉分散得均勻。充當溶劑的,可分為三類:三氯乙烷、甲基環己烷、環己烷,其毒性危害的強弱和濃度成正比。這些化學物質,都具有揮發性,經呼吸道侵害人體。

  比如三氯乙烷,是一種無色不燃燒液體,有毒。吸入低劑量可引起類似於酒精樣的酒醉,高劑量有麻醉作用,嚴重時可導致死亡。

  比如甲基環己烷,微毒,皮膚接觸可引起發紅、干燥、皸裂、潰瘍等。

  實驗中,因為劑量大,短時間內空氣流通不好,很有可能就是這些有機物“熏死”了小白鼠。

  王老師說,正規廠家生產的修正液,化學物質的含量不高,正常使用,揮發性溶劑和人有一定的距離,很快散發在空氣中,很難直接進入人體,對人體不會有害。

  修正帶,雖然主要成分和修正液相同,都是鈦白粉,但原理和成分有很大區別。王力耕老師分析,修正液是液體,需要有一個涂勻的過程,溶劑揮發后,黏合劑再起作用,用到的溶劑量大。而修正帶,是固體,把黏合物粘在紙張上就可以了,所以需要溶劑量很小,也許只是修正液的幾分之一,它需要的,是黏合鈦白粉的黏合劑和粘合紙張的黏合劑。而這種黏合劑通常由樹脂來充當,通常是無毒的。

  鍛煉邏輯思維,拒絕“修正”

  看過專家的分析,我們放下一顆心,正常使用正規廠家的修正液和修正帶不至於危害健康。但不少老師建議,養成一種正確的修改方式,我們根本不需要使用修正液或者修正帶。

  濮家小學的李慶力老師今年帶五年級,從四年級帶班開始,就要求全部停用修正液,逐步不用修正帶。“這些用多了,會養成下筆不謹慎的習慣。”李老師說,從剛開始要求隻能改一兩處,到后面教孩子用修改符號,做標准的修改。如果實在錯得多,可以用個小抄,便利貼貼上。另外,修正帶、修正液使用時,要干了才能下筆,要等,對速度的影響很大。

  李老師是語文老師,他說,從書寫的角度看,不用修正帶,想好了再下筆,認真、細致,也是利於培養好的書寫習慣。“我們還提倡,從小學低段用鉛筆開始,就盡量不用橡皮擦。”一年級家長會講幼小銜接,會特別強調買鉛筆也盡量不要買頭上有橡皮的,就是為了減少橡皮的使用頻率。“雖然一開始會不習慣,但堅持一兩個月,基本都能扭過來。”

  長壽橋小學的徐元昕老師,也在倡導低年級孩子少用橡皮,她覺得,“不要一味追求卷面整潔”,訂正時,保留原來的錯誤,又做了正確的修改。

  行知中學袁彩娟老師說,中高考都是不允許使用修正液、修正帶的,很需要提前養成習慣。“寫得不對,直接劃掉就可以。”另外,不用修正產品,敦促學生養成做事情先設計好的習慣,“這其實也能鍛煉邏輯思維的嚴密性,對學習是一種促進”。另外,留下原來的筆跡,不僅能讓老師了解原先的思路錯在哪裡,自己以后復習起來也方便了。

(責編:教育實習生、熊旭)

相關專題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