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教育>>中小學>>北京市中小學>>海澱區

北京市海澱區中關村第四小學概況

2014年03月17日09:48        手機看新聞

這裡的學生有“電影日”、“sports time”、“紙飛機大賽”、“大眼睛走讀中國”、“流動秀場”、“校長我來了”、“圖書館小講壇”……這是“兒童站在正中央”的公共生活空間。

這裡的教師有“且行且思”、“班主任工作坊”、“學術休假”、“專家沙龍”、“游走式培訓”、“研伴同行”、“教學風格研討月”、“我們作為研究者”……這是觸角多元的教師成長路徑。

創造一所開放包容的學園是中關村四小未曾改變的追求。

——寫在前面的話

中關村第四小學成立於2003年,地處海澱區中關村高科技園區,家長群體呈現 “高新、高薪、高學歷”的特點,社會對教育的“高期待”構成了學校發展的挑戰和機遇,迅速提高教師專業水平成為中關村四小學校發展的關鍵,學校秉承“每個人都是重要”的核心價值觀和“兒童站在正中央”的教育觀念,形成了以教師團隊研究促進教師專業成長和學校發展的思路。幾年來,迅速提升的學校品質得到了家長、政府部門以及社會的廣泛認可,這令人欣喜,也讓我們有必要沉下心來用心梳理學校在發展過程中的做法、規律與問題。

回顧學校發展,本文試圖以“主題-畫面-觀點”的線索,展開中關村四小師生成長的生動圖景,闡述學校文化的建構歷程。

一、共商對話,凝聚團隊心智

來自不同地區不同學校,擁有不同價值觀的老師在一起如何形成合力,凝人心智,我們選擇從共商與對話開始。共商與對話讓大家的心在一起——學校是“我們的”﹔讓大家的智慧在一起——“我們學校”的發展規劃需要“我”的思考,“我們學校”的未來需要“每個人”的傾心傾力。

畫面1:“你在這裡還好嗎”

“你在這裡還好嗎”、“我們要到哪裡去”、“我們這一年”……期初與期末的全體老師交流常常以這樣的題目展開,校長對學校現實問題的分析和未來發展的設想讓老師們站在社會背景、學校發展的平台上審視自己的觀念與行動。記得有一次,我們一起思考:今天學校一年級的孩子在25年后,社會發展是什麼樣子,他們將作為那個時代的中流砥柱需要具備什麼樣的素養,今天我們又要做些什麼。大家在對話中意識到“我們在為未來培養人、在為世界和祖國培養人、在為孩子一生的幸福做教育”。

老師不僅要埋頭前行,還要抬頭看路。

【觀 點】:中關村四小形成共同願景的過程不是自上而下的灌輸,而是對話中達成共識。一系列的共商與對話,讓老師在倍感親切的同時也獲得了一種信念——我的成長與學校的發展息息相關,每一位老師都是學校的“代言人”。我們在對話中也意識到來自不同地域的老師構成了難得的優勢——“移民文化”,不同管理方式帶給老師的影響又成為了四小學校管理的“鏡子”。大家因為“不同”,所以有可能在“交響式的對話”中“更好”,再由此產生“更好的不同”,走向“和而不同”的學習共同體。

二、課程研發,重構教育理解

課程研究對每一個老師來講,就發生在他/她的現場,當然,他/她的現場是學校,是教室,是他/她的課堂教學。

畫面2:“兒童本位課程”的研發

“兒童本位課程研發團隊”於2012年正式成立,致力於系統構建學校課程體系。2012年度,自治課程、慈善課程、體驗課程、人物課程和節日課程相繼拉開帷幕。“兒童本位課程”研發團隊歷經十次教育沙龍研討,攜手大學同事等教育同行,不斷思辨、探索與實踐中,圍繞“懂規矩,有靈性”的學生發展目標,深入推進課程改革,為每一個孩子創造發展的機會。

2013年2月,第十屆“我們作為研究者”以“教室裡的兒童本位課程”作為討論主題,共有十二位來自七個學科的教師分享了他們關於“兒童本位課程”的理解與實踐。

畫面3:“校園節日”

“校園節日”課程開發者周玲老師是一位品社老師,研究公民教育,在和孩子長期接觸的過程中,周老師發現:學校需要提供給兒童足夠的公共生活空間,而兒童有喜歡自己做主的特性,兒童自主“創造”自己喜歡的節日,並自己組織這些節日,在這個過程中,這些“校園節日”是兒童生活的一部分,不僅如此,兒童過的是一種公共的生活。於是,學校節日委員會共向學生征集了536份方案,最后由委員會商議決定,“游戲日”、“電影日”、“天才日”就是這樣誕生的。

“校園節日”適合兒童的“天性”,不僅“有意思”,而且“有意義”,滿足了兒童自己做主的心理需要。“校園節日”作為課程,當然有相關的課程目標,但是,不同年段的孩子,他們的身心發展有比較大的差異,因此,“校園節日”課程在目標設置上也有年段的不同。

【觀 點】

在課程研發的過程中,既有“頂層設計”,即明晰學生目標和課程整體規劃,也有“摸著石頭過河”,即不斷的嘗試和調整。在這個極具挑戰和探索意味的過程中,老師重新審視教育的意義和學校教育的價值,重新定義課程的理解,重新發現兒童,老師們參與課程設計與課程實踐的經歷使其成為專業的課程實踐者。

三、教師研究,穿行理論實踐

教師研究需要“梳子”做梳理,也需要“風向標”指明方向,教師研究經典活動承載了這兩個功能。“我們作為研究者”是中關村四小教師基於“教師學習與發展共同體(LDC)”研究的經典活動,至今已舉辦了十屆。而一年一度的“中關村四小教學風格研討月”則是教師常態教學研究的階段性呈現。

畫面4:“教學風格研討月”

第三屆風格月活動的組織是一次項目運作,首先,對全體老師進行方案的介紹,使每一位參與者明晰參與要求和流程。風格月的內容由備課小組磨課兩周,集中上課,各組說課、講備課經歷、基本功測試五部分構成。這五部分有清楚的意圖:備課小組磨課,每個備課小組由6-7人構成,是一個適合討論的人數,每個小組由一位老師選題上課,其他老師在備課組長的帶領下幫助其設計教學,教學設計填寫在學校統一的“備課和觀課模板”,其中增加對學習活動的設計和評估,參與者在設定教學目標和教學環節時必然出現不同意見和共識,在試講后及時評課調整,討論確定最后的設計﹔集中上課,引入《中關村四小課堂教學評價標准》,每一位聽課者都參與評價,邀請相應的學科專家評課指導,評課指導面向全體老師,每個學科都有機會學習、遷移和借鑒﹔說課人要求由本組的年輕教師承擔,他們可以通過說課得到一次梳理和表達上的鍛煉﹔講備課經歷者則由抽簽決定,這其實考驗每一個小組的參與程度,又是一個鼓勵特色展示的安排﹔此次基本功測試為粉筆字測試。項目運作對一個團隊來說意義非凡,我們在溝通與合作的過程中形成了能讓彼此理解的話語體系,這樣的話語體系猶如“活性因子”使得我們每一個人對問題理解消化。

【觀 點】:教師研究經典活動是一次經驗與精神的盛宴,而活動的策劃、組織、參與中,教師是主角。

四、分享共生,成就文化自覺

學校文化是在學校的無數個事件中形成和發展的。身邊同事的經驗更容易引起老師的共鳴,“且行且思”作為一種教師分享智慧的機制已堅持了8年。漸漸地,教師的分享不需要固定的場合,教師的互助不需要提醒,教師已經將分享與互助當做一種自覺,一種默契。

畫面5:且行且思

首先,老師需要一個場合分享。“從一個蘋果的故事看班主任與家長的溝通”、“畢業生”、“牆壁文化”、“我們的社團”、“學具擺放圖”、“作業完成表的策略”、“給孩子講故事”等等,就是歷次“且行且思”的題目,既有個人分享,也有團隊匯報。

教師在分享中獲得的不僅僅是做法和策略,還有思維的方式的轉變,教師不會用“術語”取代鮮活的表達,而是敢“說自己的話”,會“表達自己的觀點”,能“做出專業的判斷”,獲得“成長的自信”。老師們體驗到分享的快樂!

漸漸地,有了這種氛圍,老師把分享放在了日常,放在了身邊。老師常常這樣半開玩笑地說,我們都是有故事的人,多好!

【觀 點】:尊重老師鮮活的語言和其特有的話語體系,尊重教師的經驗和智慧,創造教師分享的機會,唯有此,教師的實踐才有可能閃爍理性的光輝。

【結語】

回顧教師團隊成長的歷程,教師團隊所秉承的帶有草根氣息的研究方式,正在引導教師形成研究狀態下的新的職業生活方式,課堂教學也開始呈現出自主、探究、對話、交流的積極氛圍,在這樣一個友好、開放的共同體中,老師們的研究視角開始發生積極的轉變,工作的熱情得到了激發,每天的工作也因豐富多彩而顯得更有意義。這源於學校創建了一個包容、開放、支持性的組織環境,為教師的成長創造安全、寬鬆的工作氛圍,建立了常態下、朴實的學校文化,不斷增強了管理作為激勵、引導、支持、喚醒的功能。

上述主題、畫面和觀點,繪制了中關村四小學校文化建構的線索和剪影。一所包容、開放的學園,是我們身處中關村四小的體驗,更是我們對學校生活的理解與期待。包容、開放作為學校的氣質,在教師群體中逐漸萌生、發散、生長、形成,成就每一個獨特的個體。

(責編:教育實習生、熊旭)

相關專題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