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林釗羽:偏科可怕,找不到興趣更可怕

2014年03月03日09:10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林釗羽:偏科可怕,找不到興趣更可怕

因為一張成績單,林釗羽火了。

2月21日,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成績公布,一張總分702分,與滿分隻差8分的成績單被晒到網上,具體來看,聽力249分,滿分,閱讀249分,滿分,寫作與翻譯204分,而這張成績單的主人就是林釗羽,武漢理工大學大二學生。

隨后,這位被不少網友稱作“女神學霸”的女孩,不斷被曝出“好成績”:大二上學期成績全班第一,各科平均成績在94分左右,還擔任學生干部,活動加分也在班級名列前茅,等等。

不過,林釗羽卻並不認為自己是傳統意義上的“學霸”,近日,在接受中國青年報記者採訪時,她講述了一段鮮為人知的偏科經歷,還透露自己也曾有過低谷期,甚至對於她最“擅長”的英語,最初也並不“感冒”。

因為模仿愛上了英語

林釗羽學的是物聯網工程專業,卻常常在自習室裡和十幾個外國留學生上起“對外漢語課”,一方面她用英語和他們溝通,另一方面又教他們用成語,說漢語日常對話,講中國文化。

但就在10年前,她還是一個一上外語課就會打瞌睡的小女孩。她至今記得,小學四年級,英語課上,她因為聽不懂講課內容開小差,還被老師逮了個正著。后來,她轉學到當地最好的小學,英語成績始終跟不上,一直讓爸媽很“頭疼”。

直到有一天晚上,林釗羽像平時那樣在家裡寫英語作業——抄單詞,這時,父親敲門而入,看到她隻抄不讀,很是生氣,“這樣隻抄哪有什麼效果?”

“老師跟我們說抄單詞,我回來就抄,抄多簡單呀,何必管它怎麼讀呢?”林釗羽有些不理解,用她自己的話說,從小就有一種對老師的“天然崇拜”,“讓自己干啥就干啥”。

令她沒想到的是,那天父親拿起她的英語課本,便讀了起來,不僅如此,父親還讓她也跟著讀。起初,林釗羽感到有些為難,隻能硬著頭皮跟著讀,但很快,她喜歡上了這種跟讀。因為,這種形式讓她想起了自己小時候模仿方言。

小時候,林釗羽是家人眼中的“小笑星”。三年級時,她去姨媽家玩兒,電視上正在播放喜劇表演藝術家田克兢的獨角戲,於是就跟著學說起了黃陂話,雖然純粹是為了自娛自樂,卻把家人逗得捧腹大笑。因為感興趣,加上孩子的模仿力和記憶力都很強,林釗羽看個幾遍就記下來了。

她突然悟到,小孩子模仿方言和學習英語是一樣的,“就像剛出生的嬰兒學漢語一樣,學英語和學方言最開始都是依樣畫葫蘆。”但重要的是,這兩者需要一個好的老師引導,前者是電視上的表演藝術家,后者就是她的父親。

事實上,就在父親教她讀單詞時,她還沒有任何音標的概念,就是父親讀一個單詞,她模仿著父親的口型跟著讀一個。

每每如此,到了第二天上課,林釗羽發現,課堂上老師教的單詞她都會讀了,翻譯時也能明白,“當時特有成就感,感覺很神奇。”此后,林釗羽把模仿方言的勁兒用在了英語學習上,從小學到高中,一直跟著磁帶練習讀英語。

興趣是堅持下去最好的理由

父親陰差陽錯的激勵式教育,雖然給林釗羽學習英語打開了一扇門,但此后長達近10年的英語學習和中學學習道路,卻需要她自己一步一步地走下去。

進入中學后,林釗羽每天早上都會背單詞、讀課文,這樣反復練習、機械式的記憶對她而言也並非不枯燥,隨著升學壓力加大,學業越來越緊張,老師布置的練習題越來越多,需要看的教輔書也越堆越高。

影響最大的要算成績的波動了。

林釗羽高中就讀的是湖北省孝感高級中學,那裡有理科生1000多名。高二文理分班后的前兩次考試,林釗羽年級排100多名。第三次考試,卻從100多名跌到了300多名。碰巧,新班主任又有報成績的習慣:在班會上按成績從第一名到最后一名挨個兒點評。

林釗羽心裡十分忐忑,“我一直等著,等到第10名的時候才恍恍惚惚聽到我的名字。”

幾乎要哭了,她不斷問自己:成績沒自己好的同學都超過自己了,怎麼會倒退這麼多?

但高中的成績總是這樣,起起伏伏。

第四次考試,林釗羽考到了班上第二名,年級50多名。那段時間,班主任轉變之前的態度,頻頻夸獎她,把她“捧上了天”。於她自己,“也明顯感覺自己鬆懈了,有時候會感覺自己輕飄飄了”。

不出意料,接下來的一次考試,林釗羽的綜合排名跌到了200多名,而這種狀態一直延續到高考前一個月。

高考倒計時,林釗羽的父母急了。她記得,那時候,父母一看到她做英語題就不高興,跟她說,“別學英語了,搞別的科目吧”。

然而,林釗羽高中大部分的課余時間,幾乎都花在了英語上:通過美劇英劇中發音的細微不同研究美國的方言、英腔美腔的差異。至今她都能將方言差異脫口而出:“英腔比較優雅,美腔比較隨意、口語化。美國分好多地方,一般最標准的是東西部的、加利福尼亞,紐約發音帶點英國感覺,最土的腔是德克薩斯。”

她還遇到了一個同樣懷揣著英語夢的“知音”,兩人一起翻譯泰戈爾的《吉檀迦利》,並和之前冰心的譯文作對比,探討自己翻譯的不足。

那時,“我感覺上高中時父母不一定是最了解你的人,因為父母不是同齡人。同齡人反而是更親密的,知道你需要什麼,會幫你分擔憂愁。”林釗羽說。

后來林釗羽才知道,爸媽早就知道她的考試成績,怕給她造成心理壓力,卻裝作不知。

沒辦法,用她自己的話說,學業壓力那麼大,她必須給自己找一個能堅持下去的理由,而在她看來,興趣就是堅持下去最好的理由。

“有時候做其他科目累了,做做英語題可以幫我調節一下狀態。”她說。

偏科可怕,找不到興趣更可怕

時間總是此消彼長,花在英語上的時間多了,別的科目自然少。2012年,林釗羽的高考成績出來了,英語139分,化學卻沒及格。

她預料到了這個結果。事實上,考入重點高中后,偏科就成了困擾她的頭號問題。

有時候,林釗羽會逼著自己和同學比。同桌化學成績比她好,“遇到不懂的問題我就請教他,但心底裡我會暗暗跟他較勁兒,努力縮小差距。”

晚自習課間,林釗羽會和好朋友相約去操場慢跑幾圈,舒緩情緒。每天晚上姐妹倆都會看到一顆特別亮的星星,“我們以她和我的名字把這顆星星命名為‘羽旻星’,相互激勵共同的外語夢。”周末時姐妹倆會結伴去教室自習,惡補化學。

然而,化學最終還是沒有學好。

林釗羽事后也想過這個問題,原因很簡單,還是興趣。與對英語感興趣不同的是,她對化學一點興趣都沒有,便沒那麼上心。

高考成績剛公布的時候,林釗羽曾經有復讀的念頭,不過這念頭一閃而過,她說,“高考是人生的一段經歷,過了人要繼續往前走。

偏科可怕,找不到興趣更可怕。盡管因為偏科,她沒有考上心儀的大學,但她仍不后悔,她認為“沒有興趣的人生太可怕了。一個人如果真心想做某件事,上天也會幫你,這種堅持才更有意義。”她說。

林釗羽選擇用大學時間好好培養自己的興趣和特長,填報專業時,林釗羽特意選擇了不含化學課程的物聯網工程。

她的大學生活就基本圍繞興趣來了:看美劇,鑽研美國各州的發音特點﹔聽奧巴馬純正流利的演講﹔參加英語角,鍛煉口語能力。除了這些,在她的班級乃至整個學校,還流傳著林釗羽的兩個傳奇故事——

一個是在大一下學期,林釗羽帶著五個同學,每天早上7點“佔領”教室第一排,練口語、背單詞、讀課文,整整“霸佔”了一學期。她還為這個自習團隊起了一個響亮的名字,“常青藤聯盟”。

另一個同樣是在大一,林釗羽碰到一位“鐵面”老師,“作業很繁重,經常熬夜寫英語作業。”盡管如此,她每個周六都會去刷半天交互英語。交互英語是一個自學英語聽力與口語的軟件。大一時大多數同學每周都會去“刷”一個單元,到了大二,有些同學在網上買變速齒輪,“自己不用做,直接自動‘刷’完。”

林釗羽卻堅持了下來,並自得其樂。她告訴記者,“交互英語中的視頻好多是外國人演的,而且第三部第四部連起來是一個愛情故事,很有意思。”(實習生 馬露 本報記者 邱晨輝) 

(責編:教育實習生、熊旭)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