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如果能穿越我最想見到愛因斯坦--教育--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如果能穿越我最想見到愛因斯坦

2012年12月21日08:14    來源:廣州日報    手機看新聞

諾獎得主瓦恩蘭與阿羅什

阿羅什。

本報記者與化學獎得主羅伯特·萊夫科維茨。

本報記者專訪2012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戴維·瓦恩蘭:

  量子世界,特別是光子與離子或許很難理解。

  但對於美劇《生活大爆炸》,講述一群物理學家的喜劇你可能並不陌生。對2012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美國物理學家戴維·瓦恩蘭來說,和妻子每周坐在電視機旁看《生活大爆炸》,是實驗之余閑暇的一種享受。實際上,謝爾頓(《生活大爆炸》主人公)常挂在嘴邊和寫在臥室黑板上的“薛定諤的貓”、“量子力學”等概念,正是今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的研究領域。瑞典皇家科學院甚至表示這一物理研究成果使得更加快速的計算機——量子計算機在本世紀內得到實際應用。

  當記者問及真實的物理學家生活是否像謝爾頓時,這名神似謝爾頓的諾貝爾獎得主、美國國家標准與技術研究院離子儲存組組長,露出了他習慣性害羞的紅色面龐,笑著說“那是喜劇,我的生活主要在科學研究上”。

  人如其名

  “酒地”的紅臉科學家

  戴維·瓦恩蘭(David Wineland)(以下簡稱瓦恩蘭)是一個在公眾場合不善言辭的科學家。

  在諾貝爾物理學獎記者見面會上,幾乎所有非科學研究的提問都由與他一起獲獎的法國科學家塞爾日·阿羅什來負責回答。甚至有記者點名要求瓦恩蘭單獨回答時,他的臉龐就因緊張害羞而變紅,回答不僅異常簡短,而且還停下來沉思片刻,遠不如經濟學獎得主羅斯等人的侃侃而談。

  有記者私下說,瓦恩蘭的紅臉正應了他的姓氏“Wineland”的直譯——紅酒之地。

  然而,隨著在諾貝爾獎活動周的接觸增多,愈發覺得物理學家瓦恩蘭是一個非常和善的人。隻要沒有狂閃的鎂光燈和被“晾”在台上被轟炸提問,瓦恩蘭其實特別願意與人交流。

  特別是在斯德哥爾摩大學演講廳,按照慣例,所有諾貝爾科學獎得主都要面向公眾通俗簡明地介紹自己獲獎的研究成果,“紅臉”的瓦恩蘭的講解不僅通俗流暢,思路清晰,甚至還不時來點冷幽默調侃自己,引發聽眾共鳴。

(責任編輯:林露)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