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絮——諾貝爾獎周記
諾獎得主偷閑聚會
18位歷屆得主齊聚一廳
從瑞典時間12月5日到12月12日,是今年諾貝爾獎的活動周。
在這7天的時間裡,所有有關諾貝爾獎的一切活動,比如新聞發布會、演講、頒獎典禮、晚宴、訪問都要集中進行。實際上,從早到晚的繁忙行程與應接不暇的活動,令諾貝爾獎得主和來訪記者都感到前所未有的“疲勞”。
相對休閑的是12月10日。當天的任務就一個頒獎典禮和晚宴。而后,獲獎者還要繼續每天演講、討論的緊湊行程,然后回國。
這一天中午,記者來到諾貝爾獎獲得者下榻的GRAND HOTEL飯店,進行預約的專訪。專訪后突然發現,咖啡廳和大廳內居然都是歷屆的諾貝爾獎的獲得者。由於此次前來的歷屆諾貝爾獎得主多達18位,短短幾分鐘內,記者一輩子見過的最多諾貝爾獎得主的情景就發生了。
首先,是3名既往的諾貝爾獎生物醫藥學得主,向本屆的化學獎得主布萊恩·卡比爾卡((Brian K. Kobilka)表示祝賀,因為卡比爾卡此前也是醫生,他研究的成果得益於他的醫學背景。
接著是化學獎得主羅伯特·萊夫科維茨和家人,穿著普通便裝。相比演講中的嚴謹,萊夫科維茨在平時更活潑,在親友圍成一圈的注視下,他先后三次演練了獲獎時對瑞典國王和王后的感謝話和向三個方向的鞠躬禮節。
物理學獎得主戴維·瓦恩蘭則一臉輕鬆從大門進來。他一早便出去開始多日來的首次私人游覽時間。穿著便衣棉服的他,白色的胡子與被凍紅的臉和帽子上的雪花像極了“聖誕老人”。他說自己今晚不用上台演講,輕鬆享受一晚。
而在咖啡廳裡,物理學獎得主阿羅什在緊張地籌備著感謝講話,他說感謝詞向來是秘密。
探訪“金色和平”
諾獎文學獎評委會餐廳
在瑞典斯德哥爾摩老城,有一間並不顯眼的餐廳DEN GYLDENE FREDEN,共有地上和地下兩層。然而,它卻是吉尼斯世界紀錄上,瑞典有記載以來最古老的餐廳。
因為自1721年開業以來,這間餐廳的環境幾乎保持不變。如果翻譯為中文,這間餐廳名字叫做“金色和平”。這得名於著名的1721年尼斯塔德條約,俄國贏得了多數波羅的海東部的省份,但是奇怪的,也是讓瑞典狂喜的是讓瑞典保有芬蘭,這被稱之為“金色和平”。
另外,這間餐廳特別之處在於,從1920年開始,它就屬於在600米外的瑞典學院所有。相傳,每周四晚上,諾貝爾文學獎委員會的委員會在這裡的地下一層的一個專門房間裡就餐,很多諾貝爾獎的文學獎得主也是在晚餐聚會中討論產生的。這一說法,也得到了諾貝爾文學獎委員會主席佩爾·韋斯特伯格(Per Wastberg)的肯定。
餐廳的資深服務員說,這裡的歷史傳統和諾貝爾獎風格都被良好地保留下來。比如餐廳的伏特加就是酒庄為餐廳特制,用瑞典與俄羅斯邊境的原材料,按照俄羅斯的方法釀成的金色伏特加。
“一方面這是餐廳歷史得名而來,另一方面也是為了紀念諾貝爾。諾貝爾在俄羅斯長大,他的家族在俄羅斯也有生意往來。”服務員解釋。(文、圖/本報記者王丹陽)
(來源:廣州日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