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云莺合唱团的同学们参加北京市第十七届学生艺术节合唱节目调演
四、整合高校、社会力量,提升学校艺术水平,成效显著变化大。
(一)转变教师育人观念,实现以艺育人之理念
特色社团是推动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加强学校艺术社团建设的有力措施,在艺术教育活动进程中,我们始终把以艺育人放在首位,形成以艺促行、以艺促德、以艺促美的良好教育氛围。
孙伯翰管乐团萨克斯组的一名学员,性格活泼开朗,机灵好动,但就是行为习惯不好,排练不遵守纪律,不服从老师管理,甚至多次有放弃学习乐器的想法。乐团老师多次与他谈心,带他多次参加管乐专场音乐会,使他更多地接触高雅管乐演奏水平和氛围,让他当声部长,协助老师参与管理、为他搭建平台创设多种演奏表现机会,激发他学习的兴趣......,慢慢的一个调皮捣蛋的孩子不见了,而变成了一个彬彬有、高雅大气的小绅士,现在的他就读于北方工业大学大二,至今为止都没有放弃萨克斯的学习,在校成了艺术小名人,前不久他还回母校观看了乐团活动,与小师弟们一起交流,至今他仍然感谢乐团老师为他付出的辛苦,感动曾经和乐团一起成长的经历。
(二)激发教师、学生、家长参与热情,实现人人都要学艺术、学管乐的良好氛围。
初期的管乐团孩子们不知道,家长不理解,老师不支持。认为学校就应以教学为主,吹吹打打学得再好会有何用?个别老师也认为担心训练影响学生学习,影响了正常休息与生活,孩子认为学习乐器没意思,他枯燥.......。面对现状,学校领导想尽各种方法,通过专家讲座、观摩音乐会、艺术特长生进校园等等,转变家长、教师育人观念,艺术教育在生活中的重要性。而今的老师、家长,看到了音乐会上孩子大师般精彩演出,看到了孩子在艺术上的不断进步,看到了一张张代表着收获的证书时,他们变得主动支持学校的乐团工作,凡是有比赛演出家长们就主动成了化妆师、设计师,甚置是搬运工,但是他们毫无怨言,这正体现了家长们对学校乐团的支持。正如架子鼓手张楠因为借助管乐特长而考取了大学后,她的家长不无慨叹地说:“是乐团、是音乐,让孩子长出了一双高飞的翅膀。”过去我们难,难在招生难,没人参加;现在我们也难,难在取舍难,大家都竞相报名参加管乐团,我们乐团无法接纳。同是一个难字,却体现了观念的转变,体现了学生的成长,体现了艺术的力量,体现了教育的成果。有了这样的观念,有了这样的基础,使我们对乐团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三)艺术特色显成果——我是最棒的
近几年来,学校艺术特色成效显著,一共有1500人次学生参加了我们的管乐团,全部考取了等级证书,并在市县级艺术节管乐各大比赛中4次荣获市县级一等奖,市县级行进管乐一二等奖;参加在北京王府将举办的金帆音乐会;密云县专场音乐会及社会各方举办的专场音乐会、公益性音乐演出10余次。
丰硕成果来之不易,这里有老师们的精心培养,有孩子们的辛苦付出,有领导们的大力支持。通过与高校和社会资源的有效整合,更加进一步助推我校艺术教育蓬勃发展,提升艺术素养,形成学校、家庭、社会教育联动互动新局面。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上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