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幼师高专教师的来信——
农村幼教“小学化”更严重
中国教育报编辑部:
幼儿期是人生发展的奠基阶段,要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注重全面发展,国家一直强调不要提前教授小学教育内容。然而,从我对本地农村幼儿园办园现状的调研情况来看,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普遍存在,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
“我们把小孩送到幼儿园,是为了让他学会识字、算术,如果一天就是唱唱跳跳,做‘藏猫猫’这样的游戏,我们自己不会教吗?”一位家长的话,道出了农村父母的普遍心态。现在,农村幼儿的父母大多在外打工挣钱,负责监护的多是隔辈亲属,如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这些家长往往不易接受现代幼儿教育理念,科学的儿童观基本没有形成。幼儿园无奈迎合他们的要求,走“小学化”道路。我在离开一所幼儿园的路上,耳闻目睹了爷孙这样的对白,爷爷对孙子说:“回家后,我考你几个字,看看你认得不。认识的话就给你买酸奶喝。”孙子回答:“老师今天没教字,我们在学‘大公鸡,喔喔叫’。”爷爷听后满脸不高兴。
农村幼儿园多数是近两年新修建的,政府征地并投资修建一栋园舍后,后续的设施投入严重不足。在我所到的7所幼儿园中,新建的幼儿园靠极为有限的保教收入,难以购置设施、设备,教具和游戏设施匮乏,只能靠教师自制。面对这种状况,幼儿教师被迫选择了对教学设施要求不高的识字、算术教学等,“小学化”现象严重。一位幼儿教师说,大家是严格按照《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开展保教活动的,可是根据里面的“教育建议”,园舍、设施等条件无法满足活动要求,无从下手,只能上小学的语文、数学课,其他领域活动也就是“点缀”而已。
农村幼儿教师大多是新招的年轻教师,虽然接受过专业训练,可也只是停留在理论层面上,保教实践经验欠缺,教学资源的生成与组织能力、课程设计能力普遍很弱。当我走进一所乡镇幼儿园中班教室时,看到这样一幕:教师在黑板上画了圆形、方形图案,色彩很鲜艳,幼儿们只是单一地听教师表述,手里没有任何材料。其实,我到园里转了一圈,发现方形、圆形的实物挺多的,一棵橙子树上还零星挂着几个圆圆的橙子。
《指南》为我们指明了为什么而教,而具体的“教育建议”是可以变通的。农村幼儿园的教学设施不及城市,可是不能认为农村幼儿教育就没有教育资源。其实,农村的乡土文化资源颇为丰富,我们应该立足农村地域环境,将幼儿园放在一定地区的空间场域中去思考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学会在乡土文化场域中去生成课程资源,开展相关领域的活动设计与指导。
(来源: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