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8-14日,第二届“编程一小时”活动在全球拉开帷幕,该活动由Code.org发起,旨在向全球青少年推广编程教育、普及计算机科学。活动期间,微软将以35种语言,向全球200个国家的百万青少年发出邀请,一起参与“编程一小时”。
据悉,“编程一小时”是微软青年星火计划的一部分,作为该活动的创始合作伙伴,微软一直全力协助该活动在全球的推广。12月10日当天,微软CEO萨提亚·纳德拉(Satya Nadella)走进美国校园,为青少年普及变成知识,同时还邀请了105名打工子弟做客微软,为微软员工一起“编程一小时”。
除此之外,微软志愿者与微软校园精英还走进各中小学及高校,通过编程科学讲座、编程科普周等形式,向学生们介绍了编程的基本逻辑和入门级别的微软开发工具。
计算机教育作为一项面向未来的现代化教育,是现代素质教育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学生接触并学习计算机语言,对发展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与抽象思维,培养他们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极大的帮助。‘编程一小时’为学生提供了一个通过生动、有趣的形式了解基础计算机语言,学习计算机思维的机会。
据了解,在“编程一小时”活动期间,微软还面向广大青少年,正式启动Microsoft Imagine计划,将原有的微软“创新杯”全球学生科技大赛(Imagine Cup),微软校园精英项目(MSP)和Dream Spark等资源和平台进行更为科学高效的整合,向不同年龄、技术水平和学科背景的青少年开发者和爱好者提供全方位、有针对性的技术和平台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