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南师范大学18日举行的第三届“我最喜爱的老师”的颁奖活动上,曾编纂过3套境内外语文教材老教授曹础基透露,在全球华人语文教材中,内地语文教材古诗词内容是最少的。
课文“去经典”,很悲哀。
曹础基教授虽然年届八旬,但他思维敏锐,且关心时事,对习近平主席视察北京师范大学时的讲话要点了然于心,“习主席的讲话要点大部分都是老话,有的是几千年前就开始讲的,可是为什么现在讲了还是会引起热烈的讨论呢?因为讲话内容与现实有冲撞。”
曹教授还注意到,习主席的讲话中有两个新观点:一是,“过去讲,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现在看,这个要求已经不够了,应该是要有一潭水。”二是,“我很不希望把古代经典的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加入一堆什么西方的东西,我觉得‘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的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
教材中古诗文最多的是台湾
曹教授感叹,“一潭水”的说法和把删掉经典诗词提升到“去中国化”这一高度,以前没有听说。“这两句话对我很有启发。”
曹教授说道,自己曾主编过3套中学教材,包括内地使用的沿海版中学语文教材,香港的中国语文教材,马来西亚的华文教材。为了编写教材,他曾浏览过许多华人地区的中学语文教材,“教材中古诗文最少的是中国大陆,最多的是台湾,其次是新加坡,香港和马来西亚的也比大陆多。”
师范生没有一潭水,“只能去买矿泉水”
曹教授表示,按照人教版语文教材的要求,小学生要背诵120首古诗文,再加上中学6年,一个学生差不多要背诵300篇古诗文。“如果300篇是一碗水,那中文系的学生要有一潭水才行。以前中文系本科生有400多个古代文学课时,现在本科只有200多课时,四年毕业了,有没有一碗水啊?”曹教授认为,中文师范生也面临着很大压力。
“如果没有一桶水,就只好现炒现卖,拿着教学参考资料,提前一天晚上看了第二天就去讲。给学生一碗水,自己也只有一碗水,学生有疑问怎么办,只好去买矿泉水咯。”曹教授风趣的表达,引起现场一片笑声,他勉励在校的学生一定要提高自我修养,将来才能胜任教师的工作。(记者 林世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