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上海9月15日电 (记者姜泓冰)由上海教育新闻网、《新民晚报》联合主办、华东师范大学特别支持、由中国移动上海分公司提供信息技术支持的暑期学生网上公益活动——历时近3个月的2014“中国好作业”近日圆满落幕,评出金奖10名,银奖23名,铜奖200名。33道“中国好作业”学生参与率为100%,报名学生总数突破2万,成功提交作业1.2万篇。除了网站,今年有不少学生通过新推出的“好作业”微信平台完成报名并提交作业,微信用户数也创下新高。此外,由于今年每位导师都精心录制了3到5分钟的微视频,丰富了作业内涵为学生指点迷津,活动页面点击率更是突破100万。
虽然只是第二届,但“中国好作业”的版图已迅速蔓延至全国大多数省市,参与学生更是实现了从小学生至大学生的全覆盖,除了上海17个区县的学生踊跃参与外,主办方还收到了来自江苏、浙江、北京、天津、河南、山东、福建、四川、重庆、安徽、湖南、湖北、新疆等十多个省市自治区同学递交的近两千份作业,外省市学生的报名率近15%。主办方统计数据还显示,报名参加的2万名学生中,有近90%学生报名参加了2道以上的题目,导师与题目的魅力“略见一斑”。
“中国好作业”首次设置“梦想征集”环节,精选了34位来自社会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的导师,如海洋地质学和古气候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汪品先,华东师范大学校长陈群,奥运冠军、中国女子射击队运动员陶璐娜,著名女子足球运动员孙雯,“中国童书皇后”杨红樱等。33道题目分为实践、人文、科技、创意、体育五大类型。
参与调查的同学们不约而同地表达了在暑假里“走出家门”的愿望,想做的事情各种各样,但都更倾向于“团队”活动,还有很多中学生表示希望能够走进大学校园,提前体验一把大学生活。因此,今年的题目类型更倾向于团队协作和动手实践,并安排了多场精彩丰呈的线下活动,凸显创新、人文、实践等素质教育导向。
上海科技馆馆长王小明邀请了一批中小学生前往科技馆看了一场四维立体电影、听了一场生动的讲座;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双语学校语文高级教师樊阳带领同学们寻访文庙、触摸文脉;画家、英国皇家摄影学会高级会士马元浩则把课堂搬到了宝山闻道园,现场指点学生们用镜头寻找荷花之美;更有近20位中小学生应华东师范大学校长陈群邀请,走进大学校史馆、脑科学实验室、大学生活动中心,并与陈群面对面畅谈大学愿景……20余位导师冒着酷暑与学员面对面,分享人生经验,给予精心指点,让孩子们度过了一个“不一样的暑假”。
活动中还涌现出了不少“好作业学霸”。西南位育中学高一(6)班的“90后”高中女生吴倩倩是其中一位。她一口气报名参加了5道2014中国好作业,其中有商店招牌语言的统计报告、有海派服装的设计图、有为妈妈制作蛋饼和参加易太极的现场活动的视频,难能可贵的是件件都是备受导师好评的佳作,同时她还挑战了“上海一日,我和乡村教师如何度过?”这道题,成功接待了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上里中心校的“80后”女教师文娟娟。宝山区知行中学高二(7)班的李明哲面临升学压力,但仍报名参加了5项中国好作业的活动,其中包括樊阳老师的寻访文庙之行。他说,“虽然我选择学习化学专业,但我认为人文知识的学习对任何学科都是重要的。”陈群校长则感慨道,“看了同学们自愿完成的作业,也让我们这些大学校长能够理解中学生对大学的要求和期待,非常有意义”。
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学系主任、教授杜震宇导师对2014“中国好作业”活动的点评简明扼要——“特好”。好在哪里?“不少学生提起作业就是一脸反感,如何改变作业‘枯燥’的形象,让学生在作业中提高思考思维能力,这个活动做到了。”他认为这样的作业才真正把“作业”拉回了本源,把孩子们被应试教育压制的想象力、创造力充分体现出来。杜震宇还指出,每道题都带着出题者独特的个性,带着特有背景下的感悟和思考:“‘如果你是一条鱼’这道题可能就只有我会想到吧?而‘我心目中的大学’这道题的视角只有陈群校长这样的高度才会有,学生选择了一道题,某种程度上就像是选择了一位导师,跟随他在不同的方向上开拓思维,教育本就该是百花齐放的,这也弥补了当今应试教育的弊端”。他还特别肯定了这个活动的社会效应,“形成了一种社会风气,除了做题,假期应该做一些更有意义的事情”。全国劳动模范、上海市桃浦镇紫藤苑居委会党总支书记杨兆顺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作业本身不重要,重要的是透过作业传递给孩子们的理念,‘中国好作业’活动不仅办得好,而且办得非常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