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看了《一位乡村教师的来信 农村为何留不住优秀教师》一文,感触很多。回想数年前,我也是一名乡村教师,并且在乡村任教了七年之久。这七年,让我对乡村教育有了更多的体认和感受。其中,我最大的一个感受就是,无论赋予教师多少光辉灿烂的头衔,诸如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人类的灵魂工程师,都不能掩饰 “乡村”、“农村”带来的一切“礼遇”。再多的赞许,好像都与乡村教师无缘。几近与世隔绝的处境、三点一线的生活、狭窄单一的发展空间组成了乡村教师生活的内容。如果用三个词来形容乡村教师生活的话,恐怕就是单调、乏味、平淡。教书这种工作,表面上看很神圣,其实,重复性的工作太多,在乡村学校尤甚。由于各种体育设施不完备,在乡村学校里基本上没啥娱乐项目。在这种情况下,教书就是一件很乏味的事情。要想让优秀教师留下来,是一件很困难的事。
记得一些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师范生初来到乡村的时候,一开始还激情澎湃,久而久之,就被岁月打磨成了没有棱角的鹅卵石。所以,稍微有点想法的教师,都纷纷设法调走(通过关系)、考走(通过考试),留下来的都是些临近退休的老教师。当年我所在的那所乡村小学,三十岁以下的只有几个人,大部分是快退休的,其中,又多为民办教师转正的。可见,乡村教师队伍的结构很不乐观。
“能走还是往城里走,你们还年轻呢?不像我们,年纪大了,也没啥想法了,在这里混日子,到退休也就算了。”一位老教师如是说。在日记中,我曾这样写道:老教师在一天天的倒计数中,等待着退休的到来;年轻教师,则想法设法寻找着离开的出路。城里下来交流的老师,注定是要回城的。可是那些留守乡村的教师却要在乡村工作一辈子,一想到这些,心理就有种落差。都是教师,结局为何差别这么大呢!
在周围人看来,能调走的,就是“能人”、“有本事”;留下来的,调不走的,就会被讥讽为“没能力”、“没本事儿”。在这种大环境下,留下来的乡村教师还面临着习俗的考验。每每年底,挨家挨户串门拜年,就怕被乡里人问,“还在那所学校啊!也该换换了吧!”。是啊!也该换换了。每每听到这些话,我的心就是一阵酸楚。我发誓要离开这里,不为了高工资、高收入,只为了体面的生活和有尊严的活着。我先后历经无数次自考,三次考研,最终通过读研离开了农村。临走的送行宴上,有一位同事问了我这么一个问题,如果给你一个副乡长,读完研,你还回来吗?当时,我未置可否。
你不努力,谁会关心你的调动。乡村教师的处境就是如此。想走,也只有靠自己努力。要么你有关系,调到城里去。要么就通过各种考试选择离开,或考公务员,或考研,除此没有别的出路。我所在的那个乡镇,先后有五人考了研(我一直读到博士),还有几名考了公务员。还有一些就是在努力通往城里的路上。
人人都是要面子的,乡村教师也是一样,尤其是年轻的乡村教师。他也需要尊严,需要过体面的生活。他不仅仅需要稳定的工资,还需要得到社会的认可。
这些年教育部的确做了一些工作,成效也很明显,然而这些还远远不够。要想让优秀乡村教师留下来,还需要做很多事情,这不仅仅是个简单的生活补助问题,还有人格上的尊重,社会的认可,农村教师的发展等等一系列问题。而首当其冲的问题,是摘掉“乡村”的帽子,让他们与城里教师享受相同的待遇。对此,我认为打破城乡二元对立,逐渐推进城镇化进程,加快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是个关键。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我觉得应该让乡村教师与城镇教师流动起来,以促进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质言之,就是要建立城乡教师的流动机制,而不仅仅是形式上的交流。如规定区县内任教教师不得在同一所学校连续任教两个聘期。聘期结束后,必须参与流动。鼓励城区优质学校教师向乡村流动任教,有乡村任教经历的,在干部提拔、职称评定时,可作为一个必要条件优先考虑。
因此,整体来说,我并不赞成优秀乡村教师“留”下来。事实上,应该留下来的是优质的教育资源。(作者简介:中专毕业,曾在乡村中小学任教7年,后考研、考博,曾任职于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发表论文几十篇,主张构建新教育观。现为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会员、教育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