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教育>>滚动新闻

要想教育公平 首先要教育投入公平

2014年09月11日08:58    来源:新快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教师待遇走向公平需要公共财政给力

同城媒体调查了广州城区中小学教师的收入待遇现状,发现在不同区县财政的支持下,相同学历、级别、教龄的教师待遇存在较大差别,有的甚至月收入相差上千元。号称教育强区的越秀区教师工资反倒不如其他区。

中小学教师工资由区县一级财政支付,各区县财力和负担不同,导致教师工资待遇不同。改变现状可不是小事,或需要改变1980年代以来的财政体制。同处一城,薪酬差异极大,而教师们的不满情绪多半止于吐槽,付诸离岗、跳槽等行动的似乎罕见,这也是同城同工不同酬现象能够长期存在原因之一。

但是,“人比人,气死人!”同城同工不同酬不合理,不是从教师的怨言来谈,而是从教育公平的角度来谈。教育弱区教师工资高,其实是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的。如果教师很在意收入,那么优秀教师会从收入低的教育强区,涌向收入高的教育弱区,很快就会拉平教学质量,甚至强弱异势。当然,教师跨区流动还有行政藩篱的制约,不是想走就能走。为了促进教师跨县区流动,不仅要撤去行政藩篱,而且要设法提供收入之外的激励,这是市一级教育部门该考虑的事情。而且,有时用行政手段刻意追求公平,往往会制造新的不公平。例如鼓励强区向弱区单向流动,教师会担心出去容易,回来难。

另一方面,教育的公平往往是一环扣一环的。学生没有受到平等的教育待遇,如同等量化的教育经费,教师的工资怎么可能达到公平?这就要求公共财政要更倾向于民生大事——教育才对,片面追求高楼大厦只是让民众有感官上的享受,实际意义却没有多少。如果各级公共财政能够保障教育公平,从学生到教师,均得到经费上、待遇上的公平对待,教师节就只有歌颂师恩的份,而没有工资与职业不相称的现实之忧。并且,市一级政府可以做,而且应该做的事是将全城教师的社保包揽下来,不分公办还是民办,一律同等待遇,解除教师在市内跨区流动的后顾之忧,也让教师感觉到财政的普惠,重拾职业尊严。

另外,还要呼吁政府和媒体弱化“教育强区”的概念。未来教育改革的方向是学区制,孩子就近入学,与之相配套的,应该是教师收入差异也应该细化到学区,教育水平的差异细化到学区。如果每间学校之间的教师收入都有明显差别,这会让相对清高的教师对收入更敏感,刺激流动和竞争,提高教学质量。从家长的角度来看,由以前的择校,变成择学区,越尊重家长的选择权,就是越公平。总之,行政部门对办学的干预越少越好,而公共财政对教育投入则越多越好,如果颠倒过来就是很麻烦的事了。

(责编:龚聪、林露)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