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教育>>滚动新闻

大学教师“非升即走”看上去很美

2014年07月31日16:46    来源:新京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大学教师“非升即走”看上去很美

  时值7月,清华大学新一批教师续任/解聘工作已经完成。校方大概没有预料到,深受学生欢迎的外文系写作老师方艳华的转岗和“清华第一助教”微积分老师阎浩的离开引发学生热议。世界各地的毕业生给校方发出几十封请愿书,希望将这些“因全身心投入课堂教学导致科研成果不足”的老师继续留在清华的教学岗位上。与此同时,“非升即走”的教师大学人事政策是否需要调整、教师评价体系中学生的发言权有多大,成为公众讨论的热点。(《新京报》报道)

  作为舶来品,“非升即走”是大学对教学科研岗教师实行的一种新人事制度。该制度起源于20世界中期的美国,并随后在美国的大学里被逐渐普遍采用。具体来说,大学对拟申请进入某校“终身轨”(tenure-track,又称“up-or-out”,“非升即走”)的教师设定考察期,到时必须接受评审,如果通过,那么同时获得晋升和终身职,而获得终身职意味着基本不会被校方解聘;而若通不过,则一般必须离开该校,寻找新工作。因此,这一非常残酷的制度被人形象地称为“非升即走”。近年来,我国少数“985工程”国家重点大学尝试引入这一制度。

  总体上来说,“非升即走”的优缺点并存,并且很难绝对地下定论说优点一定大于缺点。其主要优点一是“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有利于教师积极进取,发挥他们最大的潜力,从而出更多更好的学术科研成果;二是有利于获得终身职的教授有宽松的学术自由时间,从而多出学术大师。其主要缺点一是竞争太残酷,给年轻教师太大的压力;二是容易导致年轻教师为了获得终身职而学术科研功利;三是有些教授一旦获得了终身教授的职位,可能变得懒惰起来,而大学则无法因此解聘。

  在中国大学,实施“非升即走”制度,还有一种特殊情况需要认真对待,那就是“非升即走”制度会促使更多教师更少地关注、投入教学,而更多地关注、投入科研。因此,在本来就已经很重科研、轻教学的情况下,再实施“非升即走”的残酷制度,容易导致年轻教师为了获得终身职生存下去,而放弃对教学的关注与投入,从而致使本科与研究生教学质量出现问题。

  教书育人是需要教师人心安定的;老师们安不下心,就无法给教学以足够的注意和投入,从而导致学生、大学和国家利益的受损。尤其是在科研评价注重数量,而不注重质量,以及对大学老师的评价重科研、轻教学的情况下,实施“非升即走”制度一定要非常审慎。

  总而言之,对于一心扑在教学上且深受学生欢迎的教学型老师,大学应该万分珍惜,而不应该以科研成绩之名将他们粗暴地解聘或转岗。更何况像清华这样的名校,根本无需每位老师都在其校的科研上锦上添花。(胡乐乐)

(责编:周舟(实习生)、熊旭)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