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教育>>滚动新闻

“非升即走”需要打一些政策“补丁”

2014年07月31日16:30    来源:文汇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非升即走”需要打一些政策“补丁”

这个暑假,复旦大学正摸底调查在学校任教10年的讲师。根据学校推出的人事制度改革措施,讲师入职后6年若评不上职称,“非升即走”—今年是第5年。“明年,可能有一些讲师满6年未能升为副教授而不得不转岗或另觅去处”。

据悉,“非升即走”在复旦全校铺开之前,已在经济学院、管理学院、数学学院等比较“强势”的院系中推行了很长一段时间。相关负责人直言,“并非一帆风顺”。

“非升即走”并非新规定

复旦大学从2007年起试行“非升即走”的人事聘用制度,到2011年底,这一制度在全校推行。按照规定,担任讲师6年后未能晋升为副教授,就必须转岗或者不再续聘。

复旦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早期试点过程中,学校就发现,这一制度存在着将学术研究数量化的弊端。在种种量化数据的刚性考核要求下,青年教师很可能过度追求论文发表数量,使得学术研究变成浮夸、相互攀比的竞技场。

为此,复旦于2010年出台了“学术代表作”制度,即申请人可提交1至3篇代表作,根据专家的学术意见对其进行学术评价和学术成果的认定。

按照很多教师的理解,代表作制度的出台,是为了适当减轻对教师的量化考核压力,鼓励教师能够多花点功夫潜心做一些有份量的研究。从某种意义上说,更加注重“质”的代表作制度,正是对“非升即走”规定的一个“政策补丁”。

今年起,复旦又对10年教龄的“老讲师”进行摸底调查,此举也是为了将“非升即走”的制度进一步完善。

“科研是有周期的,如果青年教师10年还不能磨一剑,说明该教师可能并不适合在研究型大学工作,应该转岗去教学型大学。”一位复旦的知情人士告诉记者,上海另一所高校的管理学院在10年前就试点“非升即走”。推出规定的当年,该院有3名“老讲师”直接转岗到了培训中心。在学院负责人看来,“让合适的人到合适的地方”,也是基于人性化的考虑。

将研究和教学割裂本身就很可笑

不少高教人士认为,移植美国高校“非升即走”的人事聘用制度,有助于缓解现行制度下高校人事制度的僵化。在如今的大学里,有一些教师强于科研,但没有投入精力教学,还有一些教师貌似很会上课,但科研业绩欠佳。如何分类管理、出台科学的考核考评制度,一直让高校管理层左右为难。

“实际上,并不存在只会教学不会科研,或者只会科研不会教学的教师”。一所985高校的院系负责人告诉记者,该系曾经规定所有教授都必须上讲台,但是有一位年轻的“长江学者”称自己科研太忙,没空给本科生上课。在学院的劝说下,这位学者后来给本科生开了一学期课,可学生给他的评教成绩是全系倒数第一。为此,系里从院士到系主任再到普通教授,一起上阵给这位长江学者“补课”,如今,这位学者已经在教学上“成功过关”。“科研不应该是不上讲台的借口,上讲台也不应该是科研能力弱的托辞。”

一种观点认为,大学本来就有不同的定位。研究型大学的教师应该有足够强的科研能力,并且有很强的学术领悟力,能将领悟转化为授课内容。而在科研上相对欠缺、但授课能力很强的教师,完全可以转岗到一些以教学为特色的大学任教。

据统计,清华大学等985高校的淘汰率目前基本维持在10%左右。大多数研究型大学的师资中,讲师、副教授和教授的比例基本上各占三分之一。

“如果按照这一比例流动,对于大学师资质量的提升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一位长期研究高等教育政策的学者告诉记者,目前国内高校的师资晋升通道太过于狭窄。在海外高校,有各种教学的岗位,设置非常灵活,包括一些讲座教授或者冠名教授,这些岗位很多都不是终身教职,对于学校的教学和科研都非常有利。“如果要真正做到师资的合理流动,还需要更多的配套政策,而不是高校自己的人事制度改革。”(记者 姜澎)

(责编:周舟(实习生)、熊旭)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