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风,是大学的灵魂、财富。近日,为增强学生的纪律意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不断完善人才培养计划,华工广州学院计算机工程学院多策并举,老师、学生骨干齐抓共管,与学生零距离接触,共同探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以年级为平台,制度先导,辨析盲点
2013年是华广的教风学风建设年,计算机工程学院领导牵头,学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先后制定了院一级的《学风建设实施方案》、《关于维护课堂秩序,实施课堂考勤制度的规定》、《学生宿舍管理若干规定》等多份文件,内部签订了班级学风建设承诺书,内容涉及课堂、考场、宿舍三大板块。
为全面落实各项制定,先后召开了以班级骨干为核心的学风建设筹备会、全院师生共同参与的学风建设动员会议,举行了学风建设评教评学座谈会等,逐步实现以点带面的目标。座谈会上,围绕“学习与兴趣”展开讨论。学生反应,兴趣导向下,缺乏学习目标,直接影响学习效果。教师代表指出,接触各种技术、多门课程,大班授课,难以全面落实因材施教的理念;而探索兴趣,需要广泛接触、逐一排查。该院院长李仲麟教授总结强调“兴趣与学习相吻合,学习效果事半功倍。但是不是感兴趣,才学习,是值得深思的。”“学习除了基于兴趣,也基于责任。有了学习的责任感,形成自觉行动,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风建设上存在的问题,提高学习效率。”
以专业为导向,有的放矢
学风建设是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去年12月下旬该院相关领导老师先后为该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三个专业的学生举行专业交流会。软件工程教研室副主任秦映波老师强调“要继续扎实专业理论基础,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自己的兴趣选择相应的专业选修课程,并要逐步明确自己的专业方向,定向培养个人的专业技能。”如,致力于web开发应用的,需要进一步考虑选择Java平台,还是.NET平台。师生还就“对不止一个专业方向感兴趣怎么办”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以“行业—专业—就业”为主线,力求无缝链接
今年1月以来,该院围绕“行业-专业-就业”这一主线,以培养一流应用型人才的为目标,先后组织五个小组的学生针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三个专业展开系列调研活动。学生代表通过展示成果,发表了对专业人才培养的看法,分享了彼此的经验与收获。学生反应,以市场导向设置专业培养计划,更利于实现学生从学校到社会的“无缝衔接”。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罗自力老师对同学们的付出予以肯定,指出要“在总结加强认识,在学习中提高能力,在交流中发现并解决问题,才能更好地踏出下一步。”
图文/华工广州学院 姚淑姬 万慧兰 张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