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忠健(原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研究中心研究员)
科学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注意在教学中避免一些流行的似是而非的说法。当前有一趋势,过高地宣扬情商和积极情绪的作用,这并不科学,也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情绪和情感是人类一种较为复杂的心理过程。情绪是人的反映客观事物和主体需要的关系。情感是在情绪的基础上形成发展起来的,伴随需要和认识而产生,由低级向高级逐步发展,例如道德感、理智感、美感等都属于情感。年轻人要培养自己健康的情绪情感。
一个人心理健康的一条重要标准是情绪适度。具体而言是:喜怒有常,不焦不躁,适应良好,善于调节。每个人都是由矛盾复杂的激情、态度和欲望组成的迷宫。人的生涯中总会有成功和失败,生活中充满了酸甜苦辣。在健康人身上,理智和冲动是协作的,倾向于殊途同归;而如果在一个人身上,理智和情感二者冲突频频,则常是病态产物。理智告诉我们应该做什么,而情绪让我们活动起来。一个人如果没有情绪推动,他并非做什么都不受干扰,而是什么都不想做。如果说理智是方向盘的话,情绪就是发动机。
人的七种基本情绪就是所谓“七情”,是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绪变化。人在和周围事物,或人与人之间的接触中,难免有情绪的变化。一个人遇到表扬会高兴,遇到不如意的事就会抑郁。如果这些情绪变化在正常范围以内,对人体的影响不大,也不会引起疾病。要是一下子受到刺激太大,超过了正常限度,或者长期经受持续的刺激,就容易引起疾病。
“情绪智慧”或“情绪智商”,又称为“情绪智力”,俗称情商(EQ),由美国心理学家约翰?梅耶和彼得?萨洛维于1990年首先提出,丹尼尔?戈尔曼认为“情智(EI)”作为情绪智力的简称,比用“情商(EQ)”更为准确,他认为情感智商包含五个主要方面:
了解自我。监视情绪时时刻刻的变化,能够察觉某种情绪的出现,观察和审视自己的内心世界体验,它是情感智商的核心,只有认识自己,才能成为自己生活的主宰。
自我管理。调控自己的情绪,使之适时适度地表现出来,即能调控自己;
自我激励。能够依据活动的某种目标,调动、指挥情绪的能力,它能够使人走出生命中的低潮,重新出发;
识别他人的情绪。能够通过细微的社会信号、敏感地感受到他人的需求与欲望,是认知他人的情绪,这是与他人正常交往,实现顺利沟通的基础;
处理人际关系,调控自己与他人的情绪反应的技巧。
专业人士较少提及EQ,EQ成为与IQ(智商)的一个对应的商业化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