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教育>>本网原创

北京十一学校:一人一张课程表

2014年02月27日15:47    来源:人民网-教育频道    手机看新闻

人民网北京2月27日电(记者申宁 实习生秦颖) 没有固定班级,没有固定教室,一学期有两周没老师没作业……而学生的满意度却超过90%。“十一学校是新世纪以来众多推进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普通高中学校的代表和典型。”今天上午,在十一学校召开的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副司长申继亮对这所学校的教育改革给予了高度评价。

走班上课:一人一张课程表

在北京十一学校,全校有4174名学生,就有4174张不同的课程表。学生们采取“走班上课”制,每个人都按照自己所选择的课程安排一天的“行程”。这种类似于大学教育的课程设置方式,是否适用于课业压力较大的高中教育引起了广泛质疑。

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认为教育应立足于“每一个”个体的自主成长,创造适合每一位学生发展的模式,让每一位学生成为自主发展的主体,教育的目的在于发现每位学生的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唤醒他沉睡的潜能。为此,十一学校通过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校本化,构建了一套分层、分类、综合、特需的课程体系,创立265门学科课程、30门综合实践课程、75个职业考察课程、272个社团、60个学生管理岗位,供学生选择。在这些课程中,除了少数的必修课外,其余大部分是选修课程,所有课程排入每周35课时的正式课表,学生不仅可以选择课程,还可以选择上课时段,真正做到自主选择,一人一张课程表。

大小学段:自主学习提高效率

为了给学生更多的自主选择空间,十一学校实施了“大小学段制”。每个学期分两个大学段和一个小学段,大学段主要进行统一课程的集中学习,两个大学段之间为期2周的小学段,不安排统一的学习内容,没有老师,也没有作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制定自主学习规划。有的学生选择扔到学校自习,有的学生利用这段时间走出学校,到社会和实验基地进行体验学习,有的学生则在家阅读喜欢的文学作品……虽然课时缩短了,但这并没有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反而,由于自主性提高带动了学习效率的提升,很多同学的学习成绩更好了。

全员育人:打破行政班级界限

随着选课走班的实施,原来的行政班级界限和班主任管理模式被打破,学生在不同的教学班级之间流动,这无疑增加了教师管理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推动教师转型,转变惯性思维,成为变革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对此,十一学校提出全员育人的教育理念,在年级层面实施“分布式领导”模式,把教学管理事务分解为导师、咨询师、学科教研组长、小学段与研究性学习主管、过程性评价主管、终结评价与诊断主管、选课与排课主管、教育顾问(特殊行为问题)、自主研修主管、考勤主管、大型活动主管等多个岗位。由任课教师根据自己的专长,主动承担,既确保了年级工作和教育教学管理的高效、有序,又给每一位教师搭建了施展个人才华的平台。

效果显著:学生满意度明显提升

经过四年的实践探索,学生状态、教师情态和学校形态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90.3%的学生认为“学校所学的课程对自己的未来发展有重要意义”;94.8%的同学认为“我能够根据学习目标安排自己的学习”,开放性和动态性营造了每个成员积极参与、共同负责的新型群体关系,学生对他人、集体、社会负责的意识和能力提升,2012年两会期间,学校“人大代表助理团”的同学在平时搜集舆情民意和调研的基础上形成了8份提案,通过全国人大代表宋鱼水提交到了两会。

据2013年的一项调查显示,学生对学校的课程、师生关系、同伴关系、资源和设施、组织与管理状况、学校秩序与安全等整体氛围的综合满意度达到95%,对学校的培养目标、教育理念、学校氛围、社会声望、学校的特色优势等方面,学生的平均认可度高达97.5%。

从2007年开始,十一学校以提供选择性的课程为起点,以制度变革为保障,最终实现从价值选择到教学组织形式,从课程结构到管理制度,从教学方式方法到学校组织文化等全方位的转变。对此,校长李希贵说:“我们的路径很清晰:发现每一位学生的不同,唤醒每一位学生的潜能,启动每一位学生的内动力,让每一位学生成为自我发展的承担者。只有解放了学生,让他们拥有相信自己的力量,他们才能去实现心中的梦想。”

(责编:教育实习生、熊旭)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