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教育>>滚动新闻

让每一位学生成为自主发展的主体——记北京十一学校创新育人模式的探索

2014年02月27日22:40    来源:新华网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让每一位学生成为自主发展的主体——记北京十一学校创新育人模式的探索

  新华网北京2月27日电(记者刘奕湛)“学校不是只关心少数‘尖子’学生,为高一级学校培养专门化的、精英式的人服务,不应仅以培养出获奖学生、考上名牌大学或后来成为著名人物的学生为荣,而应致力于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曾对学校作出了这样的诠释。

  教育现状不令人满意的当下,学校培养模式和评价方式单一的环境下,让日益凸显的学生的个性差异和自主发展需求,迫使学校要在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途径等方面进行内源性、结构性、系统性的转变。

  让每一位学生成为他自己

  3年前,北京十一学校在高中段全面实施走班上课,没有了行政班和班主任,试图通过不同学科在相关学科教室上课,实现教学资源与学习过程的对接。

  改革之初,一位曾做过20多年班主任的老师在不当班主任之后,和一位同学的谈话整整进行了一个下午,可并没有起到什么效果。他说,这在以前是15分钟就能解决的问题,在现在看来那时的教育并不真实。

  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说,真正的教育需要面对真实的学生,要想让真实的学生出现在校园里,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一个重要的前提是师生平等的校园氛围,以最少的管理和最小的行政权力推动教育这艘巨轮,平等的师生关系才会姗姗现身。

  而在接下来的两年时间里,十一学校的改革进一步深入,学生开始选课走班,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按难度分为5个层次,语文、英语、体育、技术则分类设置了近100个课程,每一位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与未来生涯规划,都有一张自己选择的课程表。目前,全校有4000多张课程表。

  性格和个人志趣的差异,学习基础、水平和发展方向的差异,构成了每一位学生的个性特点。

  李希贵说,我们提出教育的价值追求是致力于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让每一位学生成为他自己。

  “这里,满足了我对理想高中的全部想像。现在我跟来到十一学校之前的同学很少谈论我的学校,他们认为我在各种炫。”学生贾昕平骄傲地说。

  给每一位学生装上自主发展的发动机

  “观察现在的学生,不难发现,与欧美等西方国家的学生最不一样的是:我们的孩子像一台没有动力的机器。”李希贵说,虽然我们总是告诉学生“学习是你自己的事情”,但这个看似最私人化、最关系到自己未来的事情,学生却觉得跟自己关系不大。

  课程不适合自己,缺乏选择性,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没有未来方向的引领,在没有规划的道路上胡摸乱撞,缺乏前进的动力。对此,十一学校从改革课程入手,对国家课程进行校本化设计,构建分层、分类、综合、特需的课程体系,赋予学生选择课程的权利。

  十一学校学生蔡立德告诉记者,他原来是一个不怎么会规划的人,但是在十一学校这几年,他感觉自己确实是被“逼”出来的,并不是受外力压迫,而是在于学校给我们创造了一个如此自由的环境,在这样自由的环境中,就必须自己学会如何去选择,如何去规划。

  人生是一枚硬币,如果正面是选择的话,背面就一定是责任。

  记者在十一学校了解到有一个乐仁咖啡厅,董事长是一位女生,她用咖啡厅的盈利设立了一个“乐仁奖学金”,专门奖励哪些从事公益活动的学生。

  李希贵说,现在学校每年都有不少学生因为在公益活动方面的突出表现获得嘉奖。更重要的是,他们在这样的活动中实实在在增强了对社会的责任意识和社会活动能力。

  教师转型为学生的成长服务

  当教育为学生的成长服务,学校育人模式下的很多要素都要重新定义,其中教师无疑面临最强烈的震荡。“在十一学校,老师有着多重身份,班主任、导师、管理者,陪伴者。”李希贵说。

  过去,教师主要负责教学内容的实施,管好自己的课堂就行了,其他的都可以推给班主任。现在没有了班主任,每一位教师都必须承担更多的教育责任,全员育人,人人都是导师。

  在十一学校,为了让老师发挥最大的能量,每一位老师都有了自己的一间学科教室,有了主人的教室洋溢着不一样的个性。

  从图书、挂图到药品仪器,从作品张贴到学习方法介绍,每一个角落都彰显着专业和学术。“当师生共处这样一个环境的时候,过去只能靠嘴和耳朵才能进行的学习,今天变得生机盎然,学习也变得好玩有趣。”教师王爱丽说。

  “一段时间下来,同学们对我的认同,是我最大的成功。”王爱丽说,年前的成人礼上,我曾收到很多短信,其中有一句话,我很喜欢,‘亲爱的老师,跟您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而是智慧,感谢您的陪伴。’我喜欢陪伴这个词,我希望通过我们的陪伴,需要提供某种平台,能让学生彰显出他们的个性和创造力,让每个孩子都能在人生的特殊时刻,能够健康的成长。

  “这场育人模式的改革是以构建一个推动学生选择的多样化的课程体系,进而形成每一位学生不同的课程方案,最终实现我们教育的本质,让学生能够发现自己,唤醒自己,成为自己。”李希贵说。

(来源:新华网)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