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國家公務員考試報名工作已經啟動,此時考生們進入了選擇職位的關鍵環節。面對浩如煙海的職位、面對種種報考條件要求、面對隻有幾天的報考時間,考生應該如何選擇最適合自己的職位呢?專家針對考生們的疑惑進行解答,告訴考生如何選出成“公”率高的職位,邁好公職人生第一步。
根據有關專家對公務員考試多年研究的經驗來看,大多數考生報考職位首要標准是這個職位成“公”的概率要大,那麼這時候就要遵循一個放之四海皆准的原則:就高不就低,換言之,要根據自己的情況選那種約束條件更多、要求更高的職位。
大家在職位表中可以看到“部門名稱”、“用人司局”、“機構性質”、“機構層級”、“職位屬性”、“職位名稱”、“招考人數”、“專業”、“學歷”、“學位”、“政治面貌”、“基層工作最低年限”、 “‘三支一扶’大學生”、“西部志願者”、“大學生村官”、“特崗計劃教師”等條件要求,其中,“基層工作最低年限”、“學歷”、“學位”、“政治面貌”、“‘三支一扶’大學生”、“西部志願者”、“大學生村官”、“特崗計劃教師”等都屬於硬性條件,自身條件符合才能選,不符合一定不能選,更不能想著虛報個人信息瞞天過海,一旦有不誠信行為發生,后果是極其嚴重的。接下來,專家根據以上硬性條件逐個來說明如何“就高不就低”。
第一,基層工作最低年限
國家公務員考試職位表中的基層工作最低年限,一般包括兩年、三年、四年、五年及以上和無限制。這時候考生可根據自己的情況往“高”處選,工作了五年的盡量選擇要求五年及以上基層工作最低年限的職位,這樣可以避開一大批工作年限不足的考生,同理可推,達到工作年限的考生一定不要選不限制的職位,無限制的職位一般會有眾多應屆生涌入,競爭對手會增加很多,因此要慎選。
第二,學歷學位
國家公務員考試職位表中的學歷要求有嚴格界定,一般是本科(僅限本科)、本科或研究生(碩士)、本科及以上、大專(僅限大專)、大專或本科、大專及以上、研究生(僅限博士)、研究生(僅限碩士)、研究生(碩士)及以上。要求“本科(僅限本科)”的職位,研究生、專科考生是不能報考的,同理“研究生(僅限碩士)”的職位,博士也是不可報考的。在學歷選擇上,專家也建議考生遵循就高不就低的原則。比如你是一名碩士研究生,那就選擇“研究生(僅限碩士)”的職位,而不要選擇“本科及以上”職位,這樣就會PK掉一大部分本科畢業生,從而降低競爭力度。
第三,政治面貌
國家公務員考試職位中的政治面貌一般包括中共黨員(含預備黨員)、共青團員以及群眾,少數情況下會要求民主黨派。其中,群眾是最大的一個群體,基本上大家都能滿足。中共黨員以及團員其次。如果你是一名中共黨員,那麼要盡量選擇要求必須為黨員而群眾不能報的職位,這樣考生也能避免一部分競爭對手,提高成“公”概率。
第四,服務基層項目人員
“‘三支一扶’大學生”、“西部志願者”、“大學生村官”、“特崗計劃教師”統稱為服務基層項目人員。有過服務基層經歷的考生,相當於有了特別身份,也意味著會享受一些特殊的政策照顧。近年來中央政府加大了對基層人力、物力的投入力度,也給予了一些政策傾斜,在公務員招錄時會專門拿出一部分職位專門招錄服務基層項目人員,沒有相關經歷的考生一定是在門檻之外的,建議這類考生在瀏覽職位表時要在自己“特定”的圈裡選擇職位,盡量避免跟圈外大眾競爭。
專家同時提醒考生,這些條件都不是單列的,選職位是各個條件綜合起來的結果,考生們在看職位表時一定要認認真真、從左到右將所有條件都了解清楚,要綜合考慮,不因一字一詞之失而選錯職位或者為報名埋下隱患。
來源:中公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