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教育>>公務員考試頻道_教育頻道_人民網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行測“寓意理解題”

2014年02月20日08:53        手機看新聞

“寓意”源自“寓言”,寓言是通過假托的故事或自然事物的擬人手法來說明某個道理或教訓的文學作品。寓言一般短小精悍,包括故事情節和寓意兩部分,且具有鮮明的哲理性和諷刺性,使深奧的道理從簡單的故事中體現出來,其內容多是人們對生活的看法、對某種社會現象做某種批評、提供某種生活的教訓或進行某種善意的箴誡。

公務員考試中的寓意理解題目選材范圍較廣,除寓言外,還包括一些哲理故事、哲理散文等。因為解題思路與方法一致,所以將它們統歸為一類。下面專家就來盤點一下近年來出現過的寓意理解題。

【例題1】蝸牛參加了很多次動物運動會,成績如下:跳高,零﹔跳遠,不到一厘米﹔短跑,一小時一米﹔馬拉鬆,到了下一屆運動會開幕還沒跑完,結果每次都沒得獎。今年,蝸牛參加了攀岩比賽,它速度不快,但卻登上了頂峰,獲得了冠軍。

與這個故事寓意最相符的是()

A 天生我材必有用

B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C 世上無難事,隻怕有心人

D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

【例題2】法國著名寓言作家拉封丹有一則寓言:北風與南風比試,看誰能把一個行路人的大衣吹掉。北風呼呼猛刮,行路人緊緊裹住大衣,北風無奈於他。南風徐徐吹動,溫暖和煦,行路人解開衣扣脫衣而行,南風獲勝。

這個寓言意在告訴人們()

A方法得當柔可克剛

B實驗室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

C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D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例題3】一個年輕人寄了許多份簡歷到一些廣告公司應聘。其中有一家公司寫了一封信給他:“雖然你自認為文採很好,但從你的來信中,我們發現了許多語法錯誤,甚至有一些錯別字。”這個青年想如果這是真的,我應該感謝他們告訴我,然后改正,於是他給這個公司寫了一封感謝信。幾天后,他再次收到這家公司的信函,通知他被錄用了。

這段文字主要想告訴我們:

A.機會往往在不經意間獲得

B.公司招聘時更看重求職者的態度

C.謙虛能獲得更多知識和別人的尊重

D.良好的文字功底是成功求職的前提

【例題4】一棵樹上的蘋果熟了。因為太高,踮起腳都夠不著,隻好搬來木梯,就在我伸手欲摘的一瞬,蘋果突然落了下來,摔在地上,成了一團果泥。這便是生活中所謂的無奈——眼看到手,卻又失去。但不算白費力,至少,我知道了這隻蘋果不屬於我。如果這時從木梯上下來,再去摘其他樹上的也不算晚。

這個故事給我們最重要的啟示是

A.在現實生活中要善於發現機會、抓住機會

B.在生活中不要氣餒、不要迷失自己,要不斷努力、不斷追求

C.在遇到任何事情的時候要保持一個平常心,要學會泰然處之

D.生命中任何一次探索,都是一次成功的經驗的積累

【例題5】一個小女孩趴在窗台上,看窗外的人正埋葬她心愛的小狗,不禁淚流滿面,悲慟不已。她的外祖父見狀,連忙引她到另一個窗口,讓她欣賞他的玫瑰花園。果然小女孩的心情頓時明朗。老人托起外孫女的下巴說:“孩子,你開錯了窗戶。”

老人說“你開錯了窗戶”是想要告訴小女孩:

A.看世界的角度不同,心境也會不同

B.環境對人的情緒狀態有很大的影響

C.通過轉換視角,能擺脫失敗和痛苦

D.人應該懂得從不同的角度看待問題

【例題6】《史記》中《公儀休嗜魚》說的是,公儀休在魯國當丞相的時候特別喜歡吃魚,有很多人投其所好送魚給他,他一概不收。有人問:你為什麼喜歡吃魚卻不收魚?他說,我現在做丞相買的起魚,自己可以買來吃。如果因接受了別人送的魚而被免職,我從此就買不起魚,也吃不起魚了。

這段文字意在說明()

A貪欲猛如虎,貪欲如洪水

B人的性格各異,首先要寡欲

C做一個正直向上的人,首先要寡欲

D貪欲是把一個人推向不歸路的助推器

【例題7】俗話說,行百裡者半九十。世界上攀登珠穆朗瑪峰的人很多,而能真正登頂成功的少之又少。因為攀登珠穆朗瑪峰的人,如果不到封頂插上旗幟,哪怕離登頂隻剩下十米不到的距離,都不是真正的成功。

這段話主要想告訴我們()

A很多人都在攀登珠穆朗瑪峰

B成功是有明確標准的

C大多數人都隻能攀登到距離峰頂十米的位置

D隻有插上旗幟才能証明成功了

【例題8】一個知名企業向社會招聘高級管理人才,面試中有一道試題:請寫出你原來所在單位的最大秘密和對我公司有何價值?應聘者對此各抒己見,但最后被聘用的卻是一位對此題交白卷者。有人問及原因。老總回答道:這樣的人值得信任。

這件事說明了()

A聰明的不做勝過了愚蠢的做

B有創新精神才能出奇制勝

C表現與眾不同才能嶄露頭角

D人格是成功的重要因素

【參考答案】

1.A。題干通過對比蝸牛在跳高、跳遠、短跑以及長跑方面的劣勢和攀岩方面的優勢,由此可以得知,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換言之“天生我材必有用”。C項為迷惑項,它強調的是堅持,而文段中沒有體現。

2.A。文段中提到兩個對比對象:北風和南風﹔對比過程:呼呼猛刮,徐徐吹動﹔對比結果:行人裹住大衣,行人脫衣而行。原因:方法不同,一柔一剛,柔可克剛,由此不難看出,A為正確選項。

3.C。文段介紹的是一個年輕人應聘成功的故事。這個年輕人之所以能成功,得益於他收到指出錯誤后回復的那封感謝信。顯然,公司是從這一舉動中讀出了其身上具有的更深層次的品格—謙虛,而這也是這段文字想告訴我們的。

4.D。文段中“但不算白費力,至少,我知道了這隻蘋果不屬於我”點明寓意,與此表述最相符的是D項。

5.D。文段中的小女孩打開一扇窗戶,看到了讓自己悲傷的情景。當她的外祖父幫著打開另一扇窗時,則出現了讓她心情明朗的情景。這說明,從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景象不同,自己的心境也將不同。這則故事告誡我們要善於從不同角度去看待問題,從而讓自己心存希望和快樂的情境。

6.C。理解這段文字的寓意,關鍵是理解尾句。由這句可看出,要想經常有魚吃,關鍵是要學會克制自己的欲望,不能因小失大,即要“寡欲”。AD兩項說的都是“貪欲”危害,沒有從正面強調“寡欲”的重要性,不如C貼切。

7.B。A是對文段部分內容的描述。CD兩項是對文段內容不正確的推斷,都還停留在故事(情節)層面,所以都可以排除。文中舉登珠峰的例子是為了論述成功的標准,即B選項。

8.D。原文沒有體現聰明和愚蠢的問題,A項偏離題意。該企業老總之所以聘用交白卷者並不是因為他“與眾不同”,而是因為他沒有泄露原單位的秘密,“值得信任”,即D選項。 

來源:中公教育

(責編:教育實習生、熊旭)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