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永新:未来大学门槛会降低 课程价值取代文凭

未来的大学将回归它本来的意义,成为学者的联合体,成为学习的中心,成为创造的中心。

0
张炜:建设一流大学正视差距也要有中国特色

中国建设一流大学既要正视差距、抓紧追赶,也要看到自己的特色、增强自信。

0
刘正东:一流学科建设要像“刘三姐”一样有特色

地方高校要竞争一流学科需要靠特色,特色就是亮点,特色就是卖点,特色就是综合竞争力。

0
崔希亮:一流学科不能只看西方标准

建设一流学科要有我们自己的文化自信、学术自信和我们大学的自信。

0
黄进:建立世界一流学科要突出重点

没有一流的师资队伍,不可能有世界一流的大学,也不可能有世界一流学科。

0
赵继:创新创业最重要的是育人

作为校方更应该因材施教,在教学制度设计上给学生留下更多选择空间。

0
张卫国:要彰显学术权力首先要明确其职责

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之间要建立一个有效的协商机制,两者之间不是对立的。

0
胡金焱:创新创业教育重在播下基因

创新创业教育重在播下基因,允许失败、宽容失败,使大学生更容易取得成功。

0
徐飞:中国离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如此小却又如此大

在创新上,我们还远远不够。另外,教师做学问的真性情也远远不够。

0
关乃佳:建一流学科引进人是关键

我们会进一步加大引进人才力度,通过“感情留人”。

0
应惟伟:武大建立立体支持体系助力学子创业

武大倡导校友掏钱,以支持学生的风险创投项目,运作已非常成熟,可能上市。

0
颜光美:创新创业是教育模式的改变

当前创新创意的发展,应该更多把理论和实际结合,使自己的知识能够直接回馈社会,这是一种教学模式的变化。

0
伊志宏:缺乏原创性成果是与世界一流大学最大差距

我们缺少一支能做原创性成果的师资队伍,同时管理体制上也还有所欠缺。

0
任少波:需建立大学的德治、法治和“自治”

在法治当中有一个核心问题,就是“基层细胞”的“自治”,有了“基层细胞”以后,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才得以协调。

0
林东伟:调动所有师生的积极性参与学校治理

除了制度方面的建设,还要营造一种校园文化,调动所有师生的积极性,让大家都参与到学校的治理当中来。

0
余其俊:建设一流学科把握好人才培养

中国有13亿多的人口,有2000多所大学,我们在强调建设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的同时,也要关注其他层次的大学群体。

0
赵旻:创业对于每一个学生都适用

新时期的创业,不光是办一个店,关键在于选题,要把最新的思维加进去。

0
宋敏:大学管理团队决定了大学的走向

影响大学治理能力的要素首先要考虑的是大学的领导者、管理者,这个团队决定了大学的走向。

0
舒歌群:高校要依法治学 依法办学

对高校来讲,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除了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之外,实际上还存在着民主权力。

0
任友群:通过高考对学生创新能力做出评价

要实现创业的梦想,首先得有创新的能力和意识。

0
吴普特:突出学科特色才能建成一流学科

如何评价一所大学的好坏,还需要有科学化的考评标准。

0
程桦:反对大学生做低水平的所谓创业

创业是一种职业选择,其基础是创新,大学需将创新思维贯穿于整个教学当中。

0
曹卫东:高校可实行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大学自身的办学水平、办学质量交给社会共评价;教师的评价交给专家;学生的评价交给市场。

0
赵国祥:创业须具备失败奋起的勇气

创新是基础,创业则是一种体现。在理念上创新,在理念引导下,在创业中得到真正实现。

0
张文兵:管理队伍非职业化是高校治理力不强的重要原因

明确立法、引入外部力量制衡、加强学校内部管理队伍职业化,是提高高校治理能力非常重要的三个方面。

0
骆秉全:高校治理必须要管办分离

管办分离是高校内部治理很重要的一条,作为上级部门也应该按照学校的规程和相关法律进行管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