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人民時評:期待教育改革推動個性回歸

趙婀娜

2014年12月17日07:25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期待教育改革推動個性回歸(人民時評)

  通過高考改革,可以撬動基礎教育階段的改革,進而促進整個教育鏈條的良性循環和健康發展

  恢復高考30多年來,這一影響著、改變了億萬人命運的考試,走到了改革的又一個關鍵路口。

  16日上午,《教育部關於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的實施意見》和《教育部關於加強和改進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意見》正式公布,標志著以高考改革為核心的招生考試改革方案,離現實更進一步(相關報道見第十一版)。

  在中國,高考改革備受關注,不僅是因為這關乎千家萬戶的利益,還因為高考有著基礎教育“指揮棒”的特殊屬性,每一次改革都將改變一批甚至一代孩子所受教育的理念與方式,影響到他們的一生。很長一段時間來,“唯分數論”“素質教育在應試教育前步履維艱”“學生負擔過重”“考試舞弊”“擇校熱”……種種頑疾,困擾教育領域多年卻始終無法根治,而在很大程度上,這些問題最終都直接或者間接地指向高考。

  從這個角度看,改革現行的高考模式,通過高考改革撬動基礎教育階段的改革,促進整個教育鏈條的良性循環和健康發展,不僅是全社會的期待,也是攸關民族素質的大事。

  今年以來,高考改革節奏加快。8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會議審議了《關於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縱覽整個方案和配套文件,一個真切的感受是,高考正在從關注“冷冰冰的分”向關注“活生生的人”轉變。

  先說學業水平考試。改革的方向是既覆蓋高中所學全部科目、又給考生留出自主選擇計入高考招生錄取總成績的科目的空間﹔既要求全體學生參加,又給有需要的學生提供了同一科目兩次考試及更換已選考科目的機會。無疑,對於學校,這是一種壓力——必須開齊豐富多彩的課程,將育人的方向從“單純育分”調整為“全面育人”,從追求“學科成績”轉向促進“學生成長”。對於學生,這是一種空間——在達到所有科目的基本要求之后,可精心於特長學科,發揮所長,個性發展,自主選擇的余地更大。提供多次考試機會的制度設計,更會幫助學生減少焦慮,改變那種“一考定終生”的不合理性,緩解沉重壓力。

  再說綜合素質評價。將思想品德、學業水平、藝術素養和社會實踐能力兼顧其中,並盡可能量化,這是充分考慮了學生的全面發展與個性特長,可以避免千人一面、千篇一律,可謂重大創新。對於高校來說,提供了不拘一格選拔人才的可能﹔對於學生來說,也能客觀地進行自我認知、尋找到自己的興趣特長和個性所在。

  改革之難,不僅僅難在觸動利益的制度設計,也難在以什麼樣的理念、什麼樣的價值作為改革的思想支撐,在教育領域的改革,更是如此。如果說,我們過去的教育,是通過考試制度下的“以分取人”把公平放在了首要位置,那麼,當前透露的改革方向,則是在公平基礎上,讓教育更尊重個性、體現個性。這不僅僅是通過高考改革撬動整個教育鏈條的良性發展,更是體現了教育理念的提升,推動著教育向“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都是與眾不同的”這一最根本認知回歸。

  當然,要邁好這一大步,並不容易。在設計科學的同時兼顧公平,盡可能保証學業水平考試和綜合素質評價的客觀、准確、公正,還需要各級教育主管部門和學校共同努力。但是,再深的水也得趟,再難的關也得過,再復雜的題也得解。畢竟,教育關乎我們的命運,更關乎民族的未來。

(責編:林露、熊旭)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