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媒體稱高考改革使招生腐敗等積弊有望破冰

2014年12月15日08:57    來源:新華網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媒體稱高考改革使招生腐敗等積弊有望破冰

  破“一考定終身”,防“見分不見人”:37歲高考改革的“四場考試”

  文理不再分科,打破一年一考,考試可以自選,綜合素質招生,廢除“自招聯考”……相比往年“著重修正”的教育改革,2014年“37歲”的高考制度迎來“深度革命”,針對“一考定終身”“隻見分不見人”“招生腐敗”等積弊的改革開始“破冰”。

  記者獲悉,高考改革年末還有四大動作:出台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相關意見﹔出台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相關意見﹔出台高校自主招生相關意見﹔出台規范高考加分的相關意見。

  突破“一考定終身”:不分文理科,英語“一年兩考”

  2014年9月,國務院印發《關於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勾勒出新一輪高考改革方案的清晰輪廓。

  隨后,上海、浙江兩地率先試水高考綜合改革:高考不分文理科,英語“一年兩次考試,取最好成績計入高考”。

  高考自1977年恢復以來,成為國家選才的重要通道。我國普通高校在校生人數在2009年達到2145萬人,2014年高考報名人數為939萬人。然而,“文理分科”“一考定終身”等規定影響一些學生全面發展的弊端日益顯現。

  英語考試首次打破“一考定終身”,彰顯了此輪高考改革“啃硬骨頭”的決心。上海大學副校長葉志明說,英語“一年兩考”,有助於扭轉以應試為主的傳統思路,回歸學習的本質。

  北京大學教授宋偉說,“文理不分科”將培養更多綜合型學生,儲備跨學科、具備解決綜合問題能力的“新型人才”。

  試水“綜合評價”:統考變“選考”,“素質”入檔案

  根據滬浙高考改革方案,從2014年秋季入學的高一新生開始,探索基於統一高考和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參考綜合素質評價的多元錄取機制。

  上海考生要考語、數、外等13門“合格考”,再從地理、物理、化學等6門“等級考”中根據興趣或特長自選3門,成績計入高考﹔浙江考生必考的外語科目也可以從英語、日語、俄語等6門語言中選擇,高中學業考試可以“7選3”計入高考成績。此外,學生將建立“綜合素質檔案”,供招生學校參考。

  從統考“套餐”變成選考“自助餐”,學生能夠根據自己特長和興趣選擇考試科目﹔而將“興趣”“責任”等綜合素質評價計入檔案,則有利於破除“唯分數論”。

  華東師范大學副校長郭為祿說,教育不能“隻見分不見人”,“唯分數論”就是用一個“總分”代替對學生方方面面的評價。雖然綜合素質評價目前僅作為招生參考,卻向學校和社會傳遞素質教育的明確導向。

  目前,教育部已明確足球特長可以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四川將體質健康測試納入綜合評價,上海將思想品德、傳統文化素養、創新精神等納入綜合評價等。

  記者獲悉,教育部年內將出台完善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的指導意見和規范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指導意見。

  規范“自主招生”:在統考后進行,取消聯考培訓

  招生處“蔡處長”落馬,中國人民大學叫停當年自主招生﹔教育部重申自主招生“六條禁令”。國務院的考試招生改革意見則明確,2015年起自主招生在全國統一高考后進行﹔不得採用聯考方式或組織專門培訓……2014年,一連串的動作給自主招生“降溫”。

  我國自主招生試點啟動於2003年,目前試點高校共90所,招生人數約佔試點高校招生總數的5%。高校自主招生的本意是“不拘一格降人才”,然而近年來,這項政策逐漸走樣:招考信息全憑高校一家之言,部分名校提前簽約“掐尖”,部分名額成為“權力招生”……

  “取消聯考是為了提高統考權重。”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說,國家政策力圖“校正”自主招生存在的問題,作為統招的有益補充,自主招生不能因噎廢食。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說,隻有讓自主辦學權落實到大學,同時大學有健康的運行機制確保自主權不被濫用,自主招生才能做到公平公正。

  記者獲悉,年底教育部將出台完善和規范高校自主招生的相關意見。

  整頓“高考加分”:整體“瘦身”,取消藝體加分

  國務院《關於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明確,從2015年起,取消體育、藝術等特長生加分項目。遼寧省2014年體優生加分項目由29項減為8項。此前,已有17個省份將奧賽科技類加分項目降低或調整,奧賽科技類加分考生從前幾年的5000多人,降至2014年的1300人。

  高考加分本質是對高考弱勢群體的一種補償和對德才優秀者的一種鼓勵,彰顯實質性的教育公平。但10多年來,加分政策在權力與金錢的腐蝕下日益偏離航道,亂象頻出:2014年,哈爾濱一中學共有800名考生獲加分中﹔河南漯河高級中學74人獲國家二級運動員體育加分,佔此項全省總數的1?10……

  重慶市教委基礎教育處處長鄧沁泉說,需要加強加分的公開透明和有效監督。但這種基於高考卷面成績的加分制度,最終應被綜合評價、多元錄取所取代。

  記者獲悉,教育部將出台進一步減少和規范高考加分項目和分值的相關意見。

(責編:郝孟佳、熊旭)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