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秦亞青評清華教師被清退事件:社會流動是進步

2014年07月29日16:15    來源:人民網-教育頻道    手機看新聞

人民網北京7月29日電(記者賀迎春) 近期,清華大學外語教師被清退事件引發的“教學與科研孰重孰輕”爭論持續發酵。外交學院黨委書記秦亞青今天上午在人民網訪談時表示,“觀念要有變化,我們充分發揮每個人之長,這個長可能是在不同的平台上實現。”

媒體報道,今年4月,清華大學決定不再續聘外文系講師方艷華后,收到了來自世界各地畢業生、共計50多封4萬余字的請願書,希望將這位“因全身心投入課堂教學導致科研成果不足”的老師留在教學崗位。目前,方艷華已與校方達成一致,轉崗為職員。

據悉,1993年,清華開始試行的人事改革制度中規定,講師、副教授在規定時間內學術成果不足以提高職稱,應自行走人,即“非升即走”,后來調整為“非升即轉”。

秦亞青說,“如果我作為一個大學的行政領導,我首先希望是教學科研都強,兩手都要硬。因為科研強的人,他會把這些好的科研成果用在課堂上。我們確實現在有些老師科研能力很強,但是教學弱一點,有些老師教學強、科研弱一點。到底我們怎麼取舍,各個學校的評審都有很多制度規定,總體來講是平衡。但是如果隻有教學,沒有科研成果的老師,很多時候確實會遇到很大的挑戰,甚至下崗。”

秦亞青認為,清華、北大等校制定的政策,本身他們的目的、出發點是為了鼓勵競爭,是為了使中國的一流大學生有一流的老師來教他們。一流的老師就表現在他的整體素質不僅僅是一個方面,這些年看下來,所有好的老師,他的整體素質是好。往那裡一站,就給學生一個很好的印象。

秦亞青指出,像美國哈佛大學就是這種政策,鼓勵教師流動。如果在一個研究型大學,他的基本方面覺得做得不是特別好的話,他可以到一個教學型大學去,他做得可能非常優秀,甚至是一流的教授。

“社會流動是進步,我們不能把人拘死於一個地方。這個學校要求是這樣,你不能完全符合要求,到另外一個完全符合實現你價值的地方去,社會進步就快了。” 秦亞青說。

(責編:賀迎春、熊旭)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