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2014公務員面試時政類題目分析方法

2014年06月30日15:24        手機看新聞

很多考生在面試備考過程中學習了很多方法,記下了很多分析技巧,但是真正答題的時候卻不知該用什麼,甚至有的時候將幾種方法混著用,答得不倫不類。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很多考生沒有做好積累之后的總結和理順工作,不知道在什麼情況下到底該用什麼方法。而這項工作在考前是相當重要的。下面中公教育專家就為大家提供一個簡單的整理思路,主要談的是測查綜合分析能力的題型,希望能幫助到大家。在這類題中,最令大家感到頭疼的可能就是時政類的分析題目了,很多考生現在有一種類似於條件反射的恐懼心理,不論是描述對社會現象的理解,還是談談對公共政策的看法,隻要看到“理解”、“看法”一類的題就難受。

其實時政類分析方法可以簡單歸結為四種:1.按照主體追責(就是原因分析)﹔2.暢想日后的結果(用正反兩種角度暢想正面的意義和負面的危害)﹔3.論述某政府行為的執政初衷(可以從官員政績觀、工作作風、群眾觀、權力觀等角度分析)﹔4.論述某政府行為的執政效果(可以從約束機制、長效保障力、界定標准、推廣性或推廣成本、公序良俗等可行性角度分析)。

整理出方法后,剩下的就是應用了,針對很多考生不清楚在什麼情況下該應用什麼方法的問題,專家對方法進行了具有針對性的劃分:

如果是讓考生談談“對某社會現象看法”的題型,最理想的方法應該是“主體追責”或“暢想結果(影響)”。

如果是讓考生談談“對某政府行為看法”的題型,最理想的方法應該是“論述政府行為的執政初衷”或“論述政府行為的執政效果”。當然,這兩類方法也有更細致的劃分,一般題目當中的政府行為比較“上綱上線”,與人民利益相關,多數時候應該分析的是“執政初衷”,政府行為比較“雞毛蒜皮”,與人民利益相關性不大的(比如某政府試行“限蠅令”),多數時候應該分析“執政效果”。

不論是哪種分析,最后都應該配之以“對策”進行補充,但既然考察的是“綜合分析”能力,其實更多時候,對策隻應是配菜。

如果大家還在被方法困惑,或是在面對時政類題目時遲疑再三、一籌莫展,專家建議廣大考生可以靈活運用上述方法,在面試當中脫穎而出。

來源:中公教育

(責編:周舟(實習生)、熊旭)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