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教育>>高考頻道_教育頻道_人民網_權威全面報道高考

2014年高考廣東語文B卷試題

2014年06月07日14:08        手機看新聞

絕密★啟用前 試卷類型:B

2014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廣東卷)

語 文

本試卷共8頁,24小題,滿分150分。考試用時150分鐘。

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將自己姓名和考生號、考場號、座位號填寫在答題卡上。用2B鉛筆將試卷類型(B)填涂在答題卡相應位置上。將條形碼橫貼在答題卡右上角“條形碼粘貼處。”

2.選擇題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信息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淨后,再選涂其它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試卷上。

3.非選擇題必須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作答,答案必須寫在答題卡各題目指定區域內相應位置上﹔如需改動,先劃掉原來的答案,然后再寫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鉛筆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無效。

4.作答選做題時,請先用2B鉛筆填涂選做題的題號對應的信息點,再作答。漏涂、錯涂、多涂的,答案無效。

5.考生必須保持答題卡的整潔。考試結束后,將試卷和答題卡一並交回。

一、本大題4小題,每小題3分,共12分。

1.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每對讀音都不相同的一組是

A.馳騁/聘請 饒恕/夙願 塞翁失馬/敷衍塞責

B.瑕疵/遐想 遏止/搖曳 是否/臧否

C.誹謗/磅礡 洗滌/嫡親 累積/勞累

D.滲透/摻雜 俯仰/輔導 屢見不鮮/鮮為人知

2.下面語段中畫線的詞語,使用不恰當的一項是

與連篇累牘的電視劇本身相比,劇中翻書的動作、人物的坐姿等,只是一些細節。然而,令專家如鯁在喉、遭觀眾調侃的,正是其中與歷史常識相沖突的文化“倒刺”。梳理這些細節,無論是將死后謚號、廟號當作生前名號,還是“早產”的線裝書、字畫、歷史事件等,其中的知識性錯誤都不難發現。隻要多一些檢查環節,多一些細節上的較真,在文化產品正式推向受眾之前做好知識核查,諸多類似笑話或許是可以避免的。

A. 連篇累牘 B. 如鯁在喉 C. 梳理 D. 受眾

3.下列句子,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A.貝母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因其鱗莖具有止咳化痰、清熱散結的神奇功效,常常採集起來,加工成藥材。

B.此次《環境保護法》修訂,歷時兩年,前后經過了多次審議,如今終於定稿,在環境優先於經濟的原則上已達成一致並寫入法律。

C.一段時間以來,漢字書寫大賽、非遺保護等文化現象引人注目,傳統文化的重要性已越來越為國人所認知。

D.馬爾克斯的一生充滿傳奇色彩,他不僅是魔幻現實主義文學的集大成者以及拉美“大學爆炸”的先驅,還是記者、作家以及電影工作者。

4.把下列句子組成語意連貫的語段,排序最恰當的一項是

①然而,我們的大腦對音樂的感知卻不是這樣。

②所以要有交響樂,也正是這樣的“和聲”才使得我們這個世界充滿趣味。

③例如管弦樂的合奏,音波雖然混合,但是管樂聲和弦樂聲仍然保持各自的特點。

④物理學家們長期熱衷於研究的現象都是整體等於所有部分的加合,聲音就是這樣的。

⑤整體可以大於部分之和,這一事實現在對大多數人來說已經是顯而易見的了,但是曾經讓物理學家們感到非常窘困。

⑥雖然管樂聲和弦樂聲獨立地進入我們的耳朵,但是這兩種聲音的“和聲”對我們的情感所產生影響卻遠遠大於這兩種樂器的單獨作用。

A.④①③⑥②⑤ B.④③①⑤⑥② C.⑤③④①②⑥ D.⑤④③①⑥②

來源:中學學科網

下一頁
(責編:林露、熊旭)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