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題亮相】:
閱讀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作文。
有兩位年輕人,在村邊的山腳下鑿石為生,其中的一個像村裡人一樣把石塊砸成石子賣給建房人,另一個則將奇形怪狀的石頭當造型,運到碼頭,賣給花鳥商人。幾年后,賣怪石的青年人成了村裡第一個建起瓦房的人。
后來,村裡不許開山,隻許種樹。這兒的田野成了果園,每到秋天,漫山遍野的鴨梨招來八方商客,村裡人都把堆積如山的梨子成筐成筐地運往北京、上海,還有的出口到韓國,日本。那個賣怪石的年輕人種起了柳樹。
五年后,他成為村裡第一個在城裡買房的人……
我們敬服賣怪石青年的智慧,也為村裡人的盲從奉上稍許的遺憾,相信每個人都能從中得到有益的啟迪。請以“變通與盲從”為話題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議論文,題目自擬,立意自定。
【溫馨點撥】:
嚴格地說,作為當年曾盛行一時的話題作文,現在已經淡出了高考的舞台,但作為一種訓練,其仍以“題目自擬,立意自定,文體自選”的獨有優勢,備受老師和考生的青睞,成為一種有效的作文備考形式。
一、拓展思維,多角度立意。
實際上,話題作文是有限定的,就是立意必須在話題的范圍內,即便如此,也顯示出廣泛的立意自由和廣闊的運作空間,即立意與話題相關即可。本次作文的話題是“變與跟”,可以從二者的關系的角度去立意,但也可以緊緊圍繞其中的一個方面大做文章:如“變通,是一種智慧”“變通,是一種與時俱進的創新”“變通,是立足現實的相時而動”“變通,是變換角度看事物”或“莫為盲從遮望眼”“盲從失去自我”“盲從是一種墨守陳規”“拋棄盲從,走出固步自封的誤區”等。
二、明確立意,集中突破。
話題作文的立意是多元的,呈放射狀發散。我們可以激活思維的火山,廣泛聯系,為自己優化立意提供可選擇的空間,但面對眾多的角度和切入點,要善於抉擇和取舍,選取自己感受最深刻、知識儲備最豐富的方面去立意。並且確定立意后,要集中優勢兵力,重點突破。如就以“變通,是一種智慧”為論點展開論述,切忌蜻蜓點水,面面俱到。
【佳作示例一】:
詼諧幽默,雜文風味有感於中國式盲從
秦皇島市北戴河第一中學 李若男
“老板,麻煩給我一份鹽焗雞,不要雞,多放鹽,打包,謝謝”
——題記
究竟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呢?許是聽了那句“鹽能防輻射” 吧?人類竟毫不知覺地來到了一個三人成虎的時代。
這也許就是中國式盲從:有人對2012抱有異常的恐懼,隻因大家都說世界末日即將來臨,於是乎在“末日”之前的歲月裡終日惶惶不前,或盡情揮霍人生﹔有人對悟本養生深信不疑,隻因大家都說綠豆包治百病,大蒜可以還魂,於是乎,綠豆仿佛要賽過珍珠,蒜頭也似乎將勝過白玉﹔更有一大批人對碘鹽懷著深深的執念,奮不顧身的加入到了“搶鹽”的大軍。於是乎,便出現了我開頭時提的“鹽焗雞”的可笑場面……
中國人,您盲什麼,僅就那麼幾句傳言,您就盲起來了,就大規模地跟起來了!
其實,真正盲起來的是人的內心!社會繁雜,高速發展的一切充斥人心。似乎天上飛過的不再有自然的青鳥而滿是飛機,點亮夜空的的不再是星星而是迷亂的霓虹,目之所及的是彌眼的鋼筋水泥而不再有郁郁蔥蔥的森林……心靈,在奔跑中變得愈發慌亂,在浮躁中盲從,迷失了自己的方向,於是,隻能終日隨波逐流,人“鹽”亦“鹽”。是自我意識的迷失造就了人心的慌亂,是人心的慌亂造成了如今的“鹽荒”。
中國人,你慌什麼?
有人慌亂於生命,於是因惜命而搶鹽。有人慌亂於金錢,於是為投機而屯鹽。有人則是單純的因為“別人搶”,所以“自己也跟著搶”。舉國上下,因“鹽”字而上演了一出由全體國民參演的“商業”大片,而導演是誰,我們至今未知。
我們的心靈,需要一個寧靜的地方來供養。它要遠離紛擾,在綠葉青鬆的寧靜中到達遠方,此所謂“寧靜致遠”。
我們的心靈,亦應在堅定的自我意識中學會鎮定,不因外物所擾,而是用一種審慎的態度去分析每一個言論背后的真實與虛假,由此,中國式的盲從可休矣!
我家鹽沒有了,老板,麻煩給我一袋兒鹽,對,是一袋兒,不是一箱。
【教練點評】:
寫議論文,在求穩的同時還應力爭使見解與表達深刻起來,而多讀些雜文,有意識地寫帶有雜文味的議論文,不失為行之有效的辦法。即如本文,由前一段的搶鹽風潮切入,引發了對中國式盲從的反省反思,開篇的題記、文章的結語詼諧幽默,帶有濃郁的嬉笑怒罵皆成文章的雜文味。而字裡行間又洋溢著善意的諷勸。
【佳作示例二】
縱古談今,例証充分智慧變通,海闊天空
秦皇島市北戴河第一中學 邸玥
材料中賣怪石那位青年的機變的確令人敬佩。欽佩之余,我們深深感喟變的神力。變即變通,變通是立足現實,適時應世﹔變通是一種智慧。智慧變通,海闊天空。
?考叔是春秋初期的鄭國人。鄭庄公二十二年,庄公因其母姜氏支持其弟共叔段的叛亂活動,發誓與姜氏“不及黃泉無相見”,事后又后悔了。鄭庄公部下的?考叔聽說此事,便出了個“掘地及泉,隧而相見”的主意,庄公在隧道中高興地與母親姜氏見了面。?考叔這一“變”確實高明,他採用偷梁換柱之法,使一國之君自食其言的行為得到諒解。這一“變”,絕妙地維護了庄公的尊嚴,也使得誠信的美德廣為流傳。
劉翔最初主要練跳高,100米跑只是輔助訓練。在田徑賽中,他跳高僅獲第三名。而100米短跑比賽卻輕鬆自如,教練評價他“速度快,爆發力好,腳踝力量強,是塊練田徑的料,但腰太長、韌帶緊,這不利於在跳高上的發展,而符合跨欄的要求”。於是,劉翔改練了跨欄。試想,倘若沒有劉翔這毅然一變,怎會有110米欄12秒88這一體壇奇跡的誕生﹔倘若沒有劉翔這決然一變,又怎會有黃色閃電驚艷世界時!
大家一定還記得那個湖南衛視“天天向上”的主持歐弟吧,最初他和羅志祥搞了個“羅密歐”組合,在歌唱界打拼,但因服兵役、替父還債等種種原因,並未如願地開創出一片新天地,更無想象中的一鳴驚人。最終,他冷靜地選擇了改變,盡管那時眼裡噙著淚水,噙滿對歌唱的牽挂。但就是因這改變,他在“天天向上”的舞台有了用武之地﹔也正因這改變,他給觀眾帶來充滿舒適言笑的娛樂節目,最大限度地將優勢發揮得淋漓盡致﹔更因這一改變,網上有了“歐弟不紅,天理難容”的力挺,他的人生得以大放異彩……。
人類正處身充滿變化的時代,短平快的節奏,日新月異的進步,一日千裡的發展,轉瞬而逝的歲月流年,讓人不得不審慎地打量生活,審視人生,直面命運。一味不合時宜地墨守陳規、固步自封,隻能舉步維艱。隻有智慧變通,才能笑對生活的波濤洶涌、大浪淘沙。
【教練點評】:
高考研究專家王大績老師特別推崇“舉兩例,不雷同”的作文模式,而這種模式對議論文同樣適用並易於操作。就是依據話題或材料旗幟鮮明地提出觀點即論點,然后圍繞論點充分地擺事實講道理,組織行文,而事實就是與論點相契合的鮮活的事例論據。
【佳作示例三】:
一線貫穿,旁征博引走適合自己的道路
秦皇島市北戴河第一中學 張博文
讀罷材料,人們會更多地欣賞賣怪石的那位年輕人的智慧,欣賞他把握商機、適時而變的機敏。但人各有異,千人千面,條條通羅馬。會游的走水道,能跑的行旱路,有翼則飛,有羽則翔。換個角度,適合的就是最好的。
走適合自己的道路。名噪一時的國學名家錢文忠,生於書香門第。江南才儒的錢父讓他選擇了當時流行的理科、隻把讀經賞文作為修身養性的愛好。但天資非凡的錢文忠,對古印度的佛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經由季羨林的點撥,天賦彰顯,他潛心鑽研,孜孜以求,在適於自己發展的道路上闊步前進。以商養學的他,最終,成為復旦大學吐火羅文的專家。也是吐火羅文與梵文碩果僅存的幾位大師之一,成為中國的佛學界的一顆耀人眼眸的璀璨明星。
走適合自己的道路。21歲的趙海伶畢業於四川外語學院,父母都希望她留在大城市發展。可趙海伶堅持,“哪裡適合自己發展,就留在哪裡”,回到了老家青川創業,以700元錢起家,在網上開辦了首家青川土特產專賣店,並如魚得水、一帆風順。她的“青川山大王”網店成為了由中國電子商務協會、杭州市政府、阿裡巴巴集團聯合主辦的第七屆網商大會上的“2010全球十佳網商”之一。沒有適合就沒有發展,趙海伶的成功又一次雄辯地証明,要走適合自己的道路。
走適合自己的道路,要立足現實,立足自身,才能有益於己、有益於於社會。試想,班固如若不投筆從戎,大丈夫甘為刀筆吏,那麼,西域千裡,不知何時才能囊入大漢的版圖﹔川端康成和齊白石,如若不棄舊從新,找到獨屬於自己風格的發展平台,那麼,日本文壇與中國畫壇,定會又少了幾多絢麗光彩﹔劉翔如若不棄跳練跑,甘於現狀,那麼,世界田徑賽場上也就不會有那道奮勇奪冠的黃色閃電……隻有走適合自己的道路,才成就了一番輝煌偉業。
程頤有言:“天存有異,厭與常人同,同則無成。”程夫子之言,吾與之同也,上帝給我們輕盈的翅膀,我不追隨鳥兒飛翔,卻尾追著獸類在草原上奔跑,那麼,我不是蝙蝠,就是蠢才。要成功,就不能隨波逐流,邯鄲學步。
走適合自己的道路。
【教練點評】
臨場作文是特定情境下的產物,那種表意鮮明,層次清晰的作文更易於與閱者的溝通。本文採用“一線貫穿”式的構建思路值得借鑒。考生選取表明自己觀點的“走適合自己的道路”引領全文,將其作為行文的主線,將錢文忠、趙海伶的事例有效地貫穿其中,既是觀點的強化,更是段與段的有機銜接,傳達思想一目了然。
來源:冠華作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