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加拿大計劃終止聯邦投資移民項目,作為加拿大投資移民最大的來源地,大洋彼岸的中國內地數萬申請者的移民之路可能直接被阻斷。而那些經營移民的中介機構也面臨業務的重大調整和財富的大量損失。
加拿大政府為什麼會希望終止投資移民項目?對於正處於移民熱潮中的中國內地來說,加拿大政府的這一政策變動意味著什麼?
投資移民作為國際間巨額財富流動的重要渠道,為什麼越來越不受移民目的國歡迎?這些問題的答案將影響無數正在申請和將來可能申請移民的中國人。
調查一
加拿大“斷腕”或致移民中介“捐軀”
被迫退費、轉向,多家中介欲聯合起訴
加拿大實行了28年的聯邦投資移民項目,或將終止。這幾乎是1986年以來,加拿大移民政策中對投資移民申請者沖擊最大的一次變革。
據悉,全球6.6萬申請人或將受影響,甚至被拒,幾乎佔到了近28年來該項目已吸納移民者總數的約一半,有的申請者已經等待了5年。中國作為加拿大最大的移民來源地,申請者高達5.7萬多人。
作為加拿大經濟類移民的一種,並不高的個人資產淨值、投資門檻,使得聯邦投資移民項目一直非常受富人們歡迎。然而,此次作為2014年度預算案中的一部分被提及,加方認為,這一項目嚴重低估了加拿大永久居留權的價值,經該項目進入加拿大的移民,其所交稅款和在加拿大賺得的薪資都少於以其他方式進入加拿大的移民。
《中國經營報》記者了解到,受加新政影響,中國不少移民中介機構正在被動調整業務,不少機構已經暫停受理投資移民業務。而有的中介機構已經做好了起訴加拿大政府的准備。
2011年即已停止申請
加拿大聯邦投資移民早在幾年前就已經停止接收新的申請,處理進展極不樂觀,還維持在2009年6月獲得檔案號的申請人。
當地時間2月11日,加拿大聯邦政府在公布的2014~2015財政年度聯邦政府預算案中提到,自新預算案通過之日起,將取消“投資移民計劃”和“企業家移民計劃”。
據加拿大移民部2013年1月8日的文件顯示,加國當時來自全球各地的聯邦投資移民積壓案共有75651宗,其中中國申請人為57308宗,佔全球申請量75%以上。如果預算案接下來在議會投票中獲得通過,就意味著等候已久的這5.7萬位申請人很可能被“一刀切”地拒之門外。
北京東方杰聖咨詢公司總裁齊立新表示,加拿大聯邦投資移民早在幾年前就已經停止接收新的申請,處理進展極不樂觀,還維持在2009年6月獲得檔案號的申請人。目前還有5.7萬個積壓案,而按照每年隻能處理1000多個的審理進度,申請人隻有漫長的等待。
據記者了解,目前加拿大移民主要分為三類:經濟類移民、家庭類移民及人道主義類移民。聯邦投資移民是經濟類移民中的子類。2013年底,加拿大公布的2014年移民配額顯示,三類移民配額共約26萬,經濟類移民配額佔全部配額的約63%,其中,聯邦投資移民配額佔經濟類配額總數的3.6%。
加拿大聯邦投資移民項目一直是備受世界各國有移民意向的申請人歡迎的移民途徑。加拿大《環球郵報》稱,在過去28年裡,投資移民到加拿大的人員超過13萬。根據加移民部的數據,2009年聯邦投資移民配額上限為12000,2012年到2014年減少為6000。從2011年開始,就不再接收新的申請。
新預算案一旦獲得通過,中國無疑是受影響最大的國家,因為現有約5.7萬申請者為中國人,數萬中國富豪的加拿大移民夢或將受沖擊。
記者日前從多家有加拿大投資移民業務的中介機構了解到,雖然預算案還沒有正式獲得通過,但此業務均已受到影響。
“加拿大投資移民業務已經關停,做不了,隻能轉其他國家或退案。”2月20日,和中移民上海公司的一位移民專家在接受記者咨詢時表示,什麼時候會重新受理此業務還不確定。
記者注意到,經濟類投資移民中,包括聯邦投資移民計劃、魁北克省投資移民計劃和省提名投資移民計劃。此次加政府的表態並不包含后兩者。
一位不願具名的國內某知名移民中介機構移民部負責人稱,由於魁北克省投資移民項目的政策一直是跟著聯邦投資移民項目走的,現在魁省可能也會觀望聯邦投資移民項目的變化。
她介紹,原計劃今年4月,魁省投資移民將要重開,即接收申請,但現在中介結構並未得到4月份會否如期重開的准確消息。據了解,上一次魁省接收申請的時間是去年的8月。
中介的應對
“目前相關中介機構已經展開密集的對策研討,而且著手法律訴訟的准備工作。”
雖然政策還未明朗,不過國內幾百家中介機構的加拿大投資移民業務將受到沖擊。北京加中寰球投資咨詢有限公司總裁孟繁輝向記者表示,中國有加拿大投資移民業務的移民中介機構約400家。
“對於投資人來說,最大的損失不是金錢成本,而是時間成本和機會成本。”和中聯合投資咨詢有限公司總裁、移民留學[微博]專家王力民分析,聯邦投資移民申請人漫長的等待讓他們心力交瘁。然而,得到的結果要比遙遙無期的等待更為殘酷,不僅資產重新配置、子女教育規劃可能因此一無所獲,而且錯失了很多其他移民途徑。他們中有少部分人仍然可以轉投加拿大其他項目,但有相當一部分人沒有語言、年齡等優勢,因此也就喪失了申請部分熱門項目的機會。
關於對6萬多申請人的處理,加政府也表態,將退還200多萬加元的申請費。不過,該移民部負責人稱,每個成年申請人的申請費為550加元,照此計算,應該有超過3000萬加元,而不是加當局表態的200多萬加元。
“毫無疑問是終止了。現在的懸念是,如何處理已受理的申請。”加拿大專業留學顧問、加拿大政府注冊移民顧問王海芳說。值得關注的是,此前加政府公布的預算案中提到,退回某些“預算日前遞交的申請”,但沒有給出“某些”的具體定義。
但孟繁輝表示,雖然此次政策的改變對中介機構和申請者來說,是“不可抗力”,但接下來申請人和中介機構之間有可能會出現的賠償談判問題將“很麻煩”。“這取決於雙方的意願。”
孟繁輝認為,如果加政府最終確認終止投資移民計劃,一些中介機構不僅收不回成本,可能還面臨退費的窘境,一些小的中介機構也許將關門。
針對加拿大移民政策可能的變化,齊立新表示,具體應對措施是“一等二看三訴訟”,“一等”就是要等該預算案最終獲國會通過后,配套的移民部處理積壓投資移民的具體議案出台﹔“二看”是要看到底能夠接到多少申請人的委托訴訟,由於申請時間的延長,一些申請人已經轉移到其他項目上了,在這個過程中確實受到傷害的申請人有多少願意申訴,中介機構要看一下結果﹔“三訴訟”就是對於那些有意願申訴的申請人,多家中介機構將聯合起來委托律師進行訴訟,律師團隊由資深專業的外籍律師擔綱。
“目前相關中介機構已經展開密集的對策研討,而且著手法律訴訟的准備工作,一旦時機成熟,訴訟就會立刻進行。這個過程不會太慢。事實上,加拿大移民部在‘一刀切’取消28萬技術移民申請時,就已經引發了集體訴訟潮,對於這次訴訟還是比較有信心的。”齊立新說。
調查二
移民者對加拿大的經濟貢獻低於預期?
加當局認為,清退大量長期積壓的移民申請,將為實施滿足加拿大勞動力市場和經濟發展實際需要的試點項目鋪路。
2月11日加政府公布的預算案談到了計劃終結投資移民項目的原因,稱在過去的10多年中,聯邦投資移民項目成為外國人合法居留加拿大的捷徑,但嚴重低估了加拿大居留權和加拿大國籍的價值。有報道稱,在移民加拿大20年后,1名投資移民所繳納的稅收比1名技術移民一共少了20萬加元。基於這樣的原因,預算案計劃終結投資移民項目。“終止投資移民計劃的根本原因,就是該計劃沒有為加拿大帶來預期的收益。同其他國家的類似移民計劃(如美國的EB5項目和英國、澳大利亞和新西蘭投資額需500萬到1000萬加元的項目)相比,加拿大的投資移民項目投資門檻較低﹔與本國其他類別的經濟類移民比,對加拿大經濟的中長期貢獻較小。所以,聯邦政府很自然的有種把永久居留權‘賤賣’了的感覺。”王海芳接受記者採訪時說。
據了解,按照現行的加拿大聯邦投資移民計劃,申請人的資產淨值不低於160萬加元,並願意向加拿大政府指定的基金進行80萬加元的投資,投資五年可返本。
實際上,加拿大的聯邦投資移民計劃近幾年曾經做過一次大的調整,以提高移民門檻。2010年6月26日,加移民部突然宣布加速移民行動計劃,將投資移民投資額由40萬元提高到80萬元,淨資產額則由80萬加元調高到160萬加元。而此前舊的聯邦投資移民規定從1999年后未改變過。孟繁輝告訴記者,當時加移民門檻的提高並未使中國的申請人減少。
目前,在新法實施之前提交移民申請的,移民中介機構也稱為舊聯邦投資移民項目申請者,將新法實施后的申請者稱為新聯邦投資移民項目申請者。而此次加計劃終止聯邦投資移民項目所涉及的申請人中,就包括上述兩種申請者。
雖然投資移民門檻倍增,但這並未給加政府帶來多少吸納移民的積極性。前述移民中介機構的移民部負責人向記者表示,2011年以來,加拿大投資移民政策一直在收緊,甚至關閉了該移民通道。
王海芳給記者算了一筆賬:投資80萬加元,在目前的低利率環境下,假設年收益率3%,投資5年,復利后的收益隻有大概10萬加元。也就是說,隻要不到60萬元人民幣,就能買到一家人的加拿大永久居民身份,這裡邊包含著給子女的高質量的免費基礎教育和一家人的終身免費醫療。
“如果市場上一個商品賣便宜了,人們就會趨之若?。該類別上巨大的等待隊列也印証了這一點。所以,政策調整不是什麼令人意外的事情。”王海芳分析。以過往幾年平均每年批准3000個申請的水平計算,哪怕目前等待中的案子隻有60%獲批,也要耗費10年以上的時間處理積案。“沒有哪個政府願意等待這麼長的時間來施行新政。”
而對於投資移民繳納的稅收低於技術移民,業內人士認為,造成這一現象的根本原因還在於該項目的設置不合理。
“從本質上說,就是加拿大政府在‘賣’永久居留權,重短期效益,忽視長期效益。最明顯的例子,該類別的移民幾乎不設對英語的要求。結果就是投資移民的平均英語水平甚至低於加拿大接收的難民,這在加拿大移民部的調查報告中曾有提及。”王海芳說。
王海芳介紹,大部分投資移民來加后,不工作,或者回流到母國工作,因此無須在加拿大申報個人所得稅。帶來加拿大的資金,除去基本滿足家庭基本開銷,大部分買入房產、保險理財產品等金融資產,所獲收益隻需交納遠遠低於個人所得稅稅率的資本得利稅。而技術移民的收入基本全部來自工資,需要繳納較高的個人所得稅。
但孟繁輝對加政府列舉的理由並不認同。“加拿大政府的說法是不符合邏輯的,是在回避政府責任,他們應該引咎自責,而不是將責任轉嫁到移民申請者身上。”孟繁輝說。
孟繁輝的另一個理由是,過去的很多年,魁北克省的投資移民要求與加拿大聯邦投資移民要求相當,但魁省此前卻多次在正式和非正式的場合都表達過,投資移民對魁省的經濟做出了重要貢獻。
而孟繁輝認為,投資移民繳稅少的一個原因,或是避免雙重征稅的政策。以中國申請者來說,由於在加拿大的很多移民主要企業還是在中國,所以其在加拿大當地繳納的稅收就很少。而創業也需要時間,加政府要求移民者的繳稅水平達到國內繳稅水平的平均值是不合邏輯的。
孟繁輝表示,他正在積極地與加拿大相關方面溝通,會通過適當的方式與加政府交涉,為中國申請人爭取權益。“申請人是最大的受害者,這是加方違約。”
目前,“一刀切”是業界普遍認為的一種可能性較大的處理方案,王海芳認為,對於已經接近尾聲的案子,還是有可能按程序處理完的。
“至於未來的新政,門檻會提高是肯定的。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較高的投資數額、較高的投資風險(而不是目前的5年返本的做法)、取消現行的前端授予永久居留權的做法以及較高的語言和企業管理經驗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