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海歸胡嘉談“海待”的難熬日子:再苦也要好好干

曹玲娟

2014年01月21日09:38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海歸胡嘉談“海待”的難熬日子:再苦也要好好干

留學只是一種經歷,不要對它寄予不切實際的期望。我現在想的就是努力工作,盡快上手,把工作穩住再說

“人們總喜歡把留學與高薪或好職業聯系起來,其實沒有必然性。”回憶起自己的留學生涯與“海待”遭遇,上海姑娘胡嘉淡淡感慨,“留學只是人生的一個選擇,一種經歷。不要對它寄予不切實際的期望。”

胡嘉今年29歲。2006年,德語專業的胡嘉入選了學校交流項目,來到德國南部一座小城,攻讀企業管理碩士課程。

德國課業很緊張。“我論文做了6個月,採訪了50個人,寫完就是厚厚一本書。”胡嘉說,論文一通過,筋疲力盡的她就迅速逃回了上海。

胡嘉是家裡的獨生女,父母也希望她能回到身邊。再者,德國近年來經濟形勢不好,失業率很高,留學生找工作不容易。於是,胡嘉直接放棄了在德國求職。

可回國找工作也不容易。很快,胡嘉發現自己成了時髦話裡的“海待”。2010年秋天,在網上挂出簡歷數月后,一個獵頭打電話給胡嘉,“很開心,那是一家位於市中心的外企,經過了五輪面試,被錄用為財務。”嶄新的外企生活開始了,盡管收入一般,胡嘉還是在這家公司待了兩年多。

兩年之后,胡嘉辭職了。“當時有自己心態的問題。”時過境遷后,胡嘉剖析自己,“出去留學回來,對工作是有期待的,但現實有很大的落差。”胡嘉認為,自己經歷了非常高強度的學習,並不是去國外混個學位回來的那種人,“總覺得自己應該比別人強,總覺得自己是鍍過金了。”

2013年1月,胡嘉再次成為“海待”。“家裡不支持我辭職,但也不好說什麼。”胡嘉說,“事實上,我父母經常后悔送我出國留學。”為了胡嘉留學,工薪階層的父母拿出了20多萬元的費用,“學成回來也沒有什麼好工作,工資拿到手就四五千。”

在家裡又待了大半年。終於,2013年秋天,一家民營企業願意給胡嘉一個經理助理的崗位。盡管公司遠在臨港,上班來回要4個小時。“我當時心裡已經很慌了,不敢挑剔,就卷起鋪蓋去了臨港。”結果,這家企業人事復雜,招來胡嘉大抵為了裝飾門面,不派實質工作,不到一個月,就找借口辭退了她。胡嘉又一次成為“海待”。

“剛過去的2013年,我真是什麼事都碰到了。”胡嘉說,“海待”的日子不好過,心理壓力特別大。父母總在問,怎麼還沒有工作?從小胡嘉就成績優異,結果,留學回來的她,自認為成了“本科班上混得最差的”。父母甚至勸她,找不到工作,不如在家開個班教德語好了。

2013年底,胡嘉終於應聘成功,進入一家著名跨國企業做財務工作,“海待”的難熬日子終於結束。胡嘉深深感慨,“你不可能工作經驗很淺,薪水就很高。留學只是一種經歷,我們隻能一步一個腳印往前走。”

新年來臨,胡嘉許下自己的新年願望,“我現在想的就是努力工作,盡快上手,把工作穩住再說。”胡嘉說,自己還蠻感激現在這家公司,因此,“再苦再累也要好好干。”(曹玲娟)

(責編:賀艷花(實習生)、熊旭)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