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人民時評:重啟IPO,更需共享“贏的可能”

周人杰

2014年01月09日09:54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手機看新聞

保障市場參與者平等享有“贏的可能”,是我們之前暫停IPO的現實考量,也理應成為重啟IPO后的價值准則

歷經一年多等待,首次公開募股(IPO)重啟的靴子終於落地。1月8日,我武生物、新寶股份啟動申購,成為新股發行體制改革之后的首批試水者。然而,敏感的資本市場傳遞出的情緒不都是興奮——企業的融資需求固然應當滿足,但中小投資者的合法權益誰來保護?

IPO開閘不是股市毒藥。從誕生於深圳寶安的第一張股票面世至今,在滬深交易所開戶的股民已達9000萬,一隻隻股票的一聲聲鳴鑼上市,助力資源配置方式的優化,也推動著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化。核准制轉向注冊制后,新股何時發、怎麼發,將由市場自我約束、自主決定。尊重市場決定性作用,會在中長期為實體經濟注入信心與活力,這是投資者分享改革發展紅利的基礎。

長線的利好,不一定促成短線的繁榮。當下市場的憂慮情緒,來自IPO對不寬裕的資金面的稀釋效應,更是源於融資者強、投資者弱的失衡格局。一直以來,中小投資者保護制度缺乏可操作性,一股獨大現象普遍存在,內幕交易、操縱市場、老鼠倉屢禁不止……“被人算計”的風險始終令投資者心有余悸。

跌宕起伏的紅綠線背后,投資金額少於50萬元的中小投資者佔股市投資者總數的比例超過99%、交易約佔60%,人數佔到我國城鎮人口的14%,是全球最多、最活躍的個人投資者群體。“保護中小投資者就是保護資本市場,就是保護全體投資者”,時時守護他們的利益、回應他們的關切,乃是監管部門義不容辭的責任。去年底,國辦專門出台意見,加強對中小投資者的保護。從平衡市場格局到建立補償機制,再到培育理性觀念,都有詳盡規定。中小投資者保護傘的鋼鐵骨架可說正漸次伸展。

當然,撐起保護傘並不意味著每個人都不賠錢。以往,一些中小投資者常常抱有不切實際的幻想,認為保護投資就是托市、救市,投資虧損就大罵監管部門,甚至以過激方式表達義憤。這當然是對監管理念的莫大誤解。令人遺憾的是,監管部門過去對自己的職責也多多少少存在認識誤區。事實上,中小投資者往往處於信息弱勢地位,抗風險能力和自我保護能力較弱,實現他們的實質平等,矯正“資本多數決”的濫用,真正實現同股同權,這才是監管部門最重要的職責所在。

市場經濟是競爭經濟,總會有弱者,政府把更多精力放到公平競爭的秩序維護上,市場參與各方才能共享獲利的機遇、出彩的機會。市場經濟更是法治經濟,說到底還得靠法治建設來推動權利公平、機會公平、規則公平。市場經濟愈發達,投資者保護愈緊迫、弱勢群體救助愈必要。不為投資價值背書,但對虛假信息亮劍,才有買者自慎與賣者有責的統一。保障市場參與者平等享有“贏的可能”,是我們之前暫停IPO的現實考量,也理應成為重啟IPO后的價值准則。

中國股市牽動人心。每次熊市牛市時,總有攝像師在或紅或綠的一片背景之下,定格或欣喜、或憂慮的股民表情。這樣的陰晴雨晦,也必將鐫刻於中國市場經濟發展的歷程。而隻有舒展開一張強勁的保護傘,才能讓中小投資者有能力、有機會從發展中獲利,才能讓中國股民錢袋更實、內心更安、眉頭更舒展。

《 人民日報 》( 2014年01月09日 05 版)

(責編:曹嘉馨(實習生)、熊旭)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