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車錢從生活費裡摳的
“前后用掉10公斤焊條。”王偉說,發動機和坐椅是從跳蚤市場淘的,車輪是在淘寶上買的,選用的材料大多是廢舊鋼材,純手工制作,零件連接全用焊接技術。
為了造車,王偉一連幾天到跳蚤市場轉悠,有些零部件老板被打動,就便宜賣給他。這輛車花掉了他3000元積蓄。
“錢都是從生活費裡摳的。我想在大學好好做點事,爭取畢業后不失業。”王偉說,他家在忠縣農村,自己每月生活費500~700元。
從小對拆卸東西感興趣
“想自制汽車的人很多,但敢去做的人並不多。”王偉說,他小時候就喜歡拆卸家裡的鐘表,拆完后又重裝回去。不知何時起,他開始對汽車產生興趣。高中時,他已有雙“火眼金睛”,一看到汽車就知道車的動力結構。
王偉想設計一種結構:前輪能抬能降,即使路面凹凸不平,也能駛過,還能爬坎﹔兩個前輪間距能長能短,通過障礙時更穩定,不至於翻車。王偉說,這樣的結構用在越野車上,會讓越野車更野。現在他已開始構思這個結構。
“也許能做出來,也許不行,但是不試,肯定不知道結果。”王偉說,關鍵是要有不斷創新的意識和動手能力。(重慶晨報永川讀本記者 郭發祥)
(來源:重慶晨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