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七年級語文課本魯迅的一篇文章被刪,又引起魯迅文章該不該保留的討論熱。這種熱似乎過一段時間就要冒一回,因為近年來,多個版本的教材中魯迅的作品都有不同程度的減少。
這再次証明,魯迅不同於一般作家。此次人教版七年級的新版語文教材一共30篇文章,實際上共有9篇被換,除了魯迅的《風箏》之外,還有沈復、流沙河、周國平、郭沫若等人的作品。這些作家也都是響當當的人物,但換了他們的都不要緊,偏偏換了魯迅的就會引來巨大爭議,為何?魯迅的文章減少,難道會帶來什麼嚴重后果嗎?
也許可以解釋說,魯迅是一代文學大師,他的作品是中國新文學的奠基之作,影響了數代人的思想和整個國家的文學。但僅僅如此嗎?如果日本的初中課本撤掉川端康成的幾篇文章,如果英國的語文教材中拿掉一些莎士比亞的劇本,如果俄國的中學生少看幾篇托爾斯泰的小說,想來也不會引起這麼大的反應吧。實際上,並不只是中學課本刪除魯迅文章的新聞讓我們有機會重新討論魯迅,魯迅的討論熱其實一直就沒有離開過中國的輿論場。他的文章一直在被重新解讀,人們一直試圖探究他與近現代史錯綜復雜的關系,並將其作品作為自己所處時代的隱喻。
至少有兩個原因能夠解釋為什麼魯迅熱會持久:其一,魯迅曾經是被奉上神壇的人物,有相當一段時間,魯迅的書享受的是領袖著作一樣的“待遇”。今天社會的主流中堅階層對魯迅有著復雜的感情,不論他們反對還是追捧,都繞不開魯迅。其二,區別於其他國家的文學大師,魯迅對現實的深度介入和強烈的社會批判,讓他的作品歷久彌新,人們很容易就能在他的作品中找到現實對應,這讓他成了一種代表著批判精神的符號。在當下中國,他的符號價值從未消失。
回到新聞,就能明白為什麼輿論對中學課本中魯迅作品減少有這麼大的討論熱情。人們覺得,魯迅文章的去留已經不是一個作家少上一篇文章的問題,而是要不要繼承魯迅遺產的問題。人們擔心,如果魯迅在教科書裡的文章越來越少,其重要性也就越來越弱,今后的孩子們似乎就不知道魯迅是誰了。這種思維隱含著一種邏輯,那就是,讀魯迅應當從娃娃抓起,隻有從小就接觸魯迅,今后才能學到魯迅思想的精華。這種邏輯顯然不能成立,如果這麼說,那麼當初全民讀魯迅的時代難道就產生了很多當代魯迅嗎?對於中學生,尤其是低年級的中學生來說,魯迅的不少文章多數只是半懂不懂地去理解,甚至很多時候,要按照老師的解釋去死記硬背。這種痛苦實在不必強加給學生。
在我看來,問題倒不在孩子們讀不讀魯迅,教科書裡還是保留了相當多的魯迅文章,況且,真正愛魯迅的學生,自然會通過各種途徑去認識魯迅。真正的問題其實是成人世界對魯迅的回避乃至過濾,某一段時間,避談魯迅甚至成了一種潮流。讓中學生去讀魯迅,但成人世界裡真正秉承魯迅精神的又有幾個?如果沒有成人社會的示范教育,在教科書裡放再多魯迅文章又有多大作用呢?朱迅垚
(來源:南方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