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探訪天津首個“淑女學苑”:定制淑女靠譜嗎?

2013年09月02日13:32    來源:北方網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探訪天津首個“淑女學苑”:定制淑女靠譜嗎?

家長教育投資

  盼孩子有氣質

  下午1點半,“淑女學苑”芭蕾形體課在天津青年宮四樓舞蹈房開課了。從12歲女孩到職場女性,沒有年齡限制,13人分成兩隊沿芭蕾扶杆站立,兩腳腳后跟靠住,腳尖向外張開,盡可能地舒展身體。老師一邊指導一邊講解,“芭蕾講究的是‘開繃直’,整個身體打開、繃緊、挺直……”

  年齡最小的姑娘看起來有些羞澀,動作也不太標准。在舞蹈房一側,她的媽媽與其他幾位母親坐在椅子上,陪伴著女兒們上課,媽媽的腰杆比正在上課的女兒們挺得還要直。

  這位30多歲的媽媽略施淡妝,氣質優雅,她告訴記者:“課程信息是從網上看到的,報班就是想讓孩子更有氣質一些。”今年,她的女兒將正式升入中學,平常學習壓力過大,長年趴在課桌上有些駝背,“一個女孩就應該有女孩的樣子,在家念叨孩子都沒效果,我們就想到通過正規培訓糾正一下。一個挺拔修長的女性肯定要比沒精打採、駝著背的女人‘加分’。”在這位媽媽心中,這也是對女兒未來的投資。女孩總要學一點音樂、藝術,這些都是能陪伴其一生的愛好。

  而另一位王媽媽則著急自己17歲女兒過於活潑,站沒站相、坐沒坐相,她坦言讓女兒來學習,是希望她能“收性子”。還有一位羅姓女士家裡經商,女兒小學畢業就想送出國,她著急地說:“我們家裡又不缺錢,讓姑娘談吐、著裝更淑女些,參加活動好帶(女兒)出去見人。”連老師都笑著說,這和錢沒關系,是學習禮儀的方式方法問題。

  《詩經》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近年來,清華、北大、浙大以及武漢多所高校相繼開設“淑女班”,培養現代淑女,引發社會廣泛關注。今夏,天津首個“淑女學苑”正式開課,渤海早報記者連日來進行了一系列採訪。

  適應多元需求

  課程設置新潮

  “我們的課程其實是基於歷年來孩子及其家長訴求,整合打造成為‘淑女學苑’這一綜合性課程。”天津首個“淑女學苑”相關負責人、天津青年宮主任助理楊鳳瑋老師介紹說。

  近年來,長期從事青少年培訓的天津青年宮老師們發現,青少年及其家長對社會培訓正在經歷一個認知上的轉變,從以往單純學習舞蹈、唱歌、畫畫,正在向更為多元、個性化的需求轉變,“過去我們都是開設一對一指導,接到一個電話開設一次課程。現在越來越多的家長有這方面的願望,希望通過短期培訓能讓孩子的形態、品位、修養得到提升。”楊老師告訴渤海早報記者,很多家長有這樣的心態,先天的長相是父母給的,而后天的“容貌”則是自己的,也是能改變的。

  對此,天津青年宮今年整合了以往相關課程,正式推出“淑女學苑”,包括淑女禮儀、著裝風格與色彩搭配、營養與美麗、淑女美姿儀態訓練、溝通口才、形體塑造甚至女子防身術等課程內容,細化到學習女性在生活、餐飲、社交中必備的禮儀修養,糾正有損淑女形象或影響到交往對象的不良習慣,淑女式的談吐技巧……

  相比此前武漢等地的“淑女班”,天津“淑女學苑”課程顯得更加“新潮”和現代,並沒有女紅、國學等課程設置。“淑女學苑”課程大綱宣稱,一個人年少時的生活環境和教養,對他一生的思想、氣質、品位乃至成就都有深遠的影響。因此,打造現代淑女、紳士要從青少年抓起,將女孩打造成有教養、懂禮儀、獨具審美品味,能保持得體的言行舉止,優雅兼有藝術素養的淑女,更利於她們將來走上社會與人交往。從目前的報名情況來看,大多都是津城尋常家庭。

  有意思的是,天津青年宮同期針對男孩開設了“紳士學堂”,旨在培養男孩更加陽光、具有責任感和堅強的意志力。但問津者寥寥無幾,與女生這邊形成“冷熱”兩態。

  四類女性學員

  謀求自身改變

  站、立、坐、行——“淑女學苑”禮儀課程內容,在有些人看來,是從娘胎裡生出來就該會的事情,但在課程老師、天津高級禮儀培訓師王進看來,“這就是那一層窗戶紙,捅破了才發現都是學問。禮儀無處不在,說白了就是規矩。”

  大學期間,王進熱衷於參加接待活動以及組織晚會,漸漸開始接觸到禮儀知識,她自己也很有興趣鑽研。畢業后,王進本來在企業從事人力資源工作,畢業季時每天都要面試五六十人。她看有些畢業生穿著光鮮、一身名牌,然而卻舉止粗俗、傲慢無禮,或是忐忑不安,一點也不落落大方。這讓王進萌生念頭,專職從事社會禮儀培訓工作,如今她除了在天津青年宮兼職授課以外,還承擔學校、企業的社會培訓,累計培訓兩千余人次。

  王進告訴記者,她培訓的學員主要包括四類:在校女生想從形體入手,培養淑女氣質﹔大四畢業生想學習言談舉止以及包裝形象,更好地推銷自己﹔初入職場的女性力求轉變自我,擺脫學生氣﹔還有一些職場“老人”,在升職或跳槽時謀求轉型。這其中,女性學員佔到了8成多,她們對由外而內的改變需求迫切。

  對此,王進設計了不一樣的課程,對於在校學生,更多以形體為主,包括站姿、坐姿、走姿、微笑以及目光﹔對於畢業生,側重形象設計、穿著、妝容等﹔而在職人士則以商務禮儀為主。

  禮儀課老學員李昕生活中是個大大咧咧的姑娘,在天津設計行業工作近兩年,平時工作中需要接待不同行業客戶,人際交流、餐桌落座、電梯站位都有講究,李昕說自己讀書那會兒就想學這些。

  第一節課的時候,李昕敲門之后沒有詢問老師是誰,就進門開始上課,后來老師才告訴她,這也是禮儀之一,不詢問對方就會顯得莽撞,甚至連敲門的手勢不同,都會發出不一樣的聲音,給別人留下不同的印象。

  在一個月的學習中,李昕像個小學生一樣再次學習了坐、立、行走,“坐的時候不能發出雜音,也不能太過板正,行走要走成一條直線,站立時手不要插兜,可以兩手相疊垂直放在腰部的左下方。”

  李昕認為,學習完之后自己再見客戶變得大方得體了,“淑女不等於小聲小氣,而是有自己的氣場自信。交往中注意細節,別人也能看在眼裡,客戶也更願意和我合作了。”

  性別觀念錯位

  “審美”很重要

  對於“淑女班”這一概念,記者連日來進行了街頭隨機採訪。絕大部分市民尤其是中青年市民表示,打算送孩子去接受淑女教育,因為“女生有點man(男性化),男生有點娘”現象太普遍了。

  市民王先生認為,“孩子處於成長期,一個好的價值觀對她今后發展影響很大。”天津大學韓老師有一個上小學的女兒,他說當代社會文化多元,不再局限於傳統對美的概念,但是如果以言談舉止粗魯來標榜個性,這樣的“審美觀”值得審視。

  與此同時,一部分學生族卻並不領情。“90后的特點就是個性啊,為什麼要每個人都一樣?”“勇敢地做自己才是大方的表現,正襟危坐,笑露八顆牙太別扭了,我不想做扭捏的‘淑女’。”“都什麼年代了,還要這繁文縟節?”……也有家長認為不需要每個女孩都必須嫻靜優雅,偶爾豪爽、開朗、幽默,會更吸引人。

  羅女士14歲女兒就是帶著一股叛逆勁兒,不願意學習淑女禮儀。羅女士直言,女兒嬌慣壞了,簡單規矩都不懂,常在公共場合令自己“沒有面子”。對此,王進想到給小姑娘播放2008年奧運禮儀培訓資料,她問小姑娘這些禮儀小姐“美不美”,正是從這種愛美心態的啟發,小姑娘開始堅持,每天飯后貼牆而站10分鐘,頭頂一本書,兩腿間夾一張紙。

  王進談到,淑女是外在形象氣質和內在修養的結合,言談得體有自己的興趣愛好,最重要的是能把握自己的社會角色,“女性並不一定是要嬌嗔,而要有自己的特色,在單位是職員,在家是母親或孩子,氣質是不會老的。”

  多方觀點交鋒

  貴在本真自然

  天津商業大學同學們就“淑女教育”展開探討,大家認為社會文明進步到今天,男尊女卑時代自然一去不返,既要女性有“外部形象和能力”,又要女性兼備賢惠、溫柔的傳統女性“內涵”,這樣的道德期許是女性不可承受之重。

  大學生認為,淑女教育是為提高現代女性的內涵,實質是適應現代生活的某些新需要。不少女大學生表示,學習淑女課其實就是想找個好工作。招聘中一些企業開出“聲音甜美、長相端庄、舉止大方”等條件,讓不少自身條件不佳的女生意識到不得不趕緊補課。不僅僅有招聘條件,當下社會還有一些擇偶標准,更讓“淑女教育”看上去像在迎合這些需求。

  一些學者也認為,淑女是一種境界,是一種優雅,而這種優雅和境界是無法用培訓的方式所輕易達到的量化目標。用短期培訓的方式培養淑女,就等同於人的品德和氣質能用小數點來計算一樣。

  但王進老師認為,禮儀不是奢侈品,而是大眾教育。“想利用學習禮儀做些什麼,反而不是我想看到的目的。不僅僅是針對女孩的所謂‘淑女教育’,整個大眾的禮儀文化學習,根本是素質的提高。”

  天津教育科學研究院教育法制研究所所長亢曉梅副教授認為,在當下社會出現了一些性別觀念錯位的現象后,淑女教育是性別角色的一種正統體現,是學校性別教育的補充。“並不抹殺個性,而恰是要展現獨特魅力。”亢曉梅說,淑女教育的核心是“教育”而非“商品”,要盡量挖掘女孩的潛能,將女性的優點盡可能激揚和綻放。

  專家認為,淑女教育有積極的意義在裡面,但要做到與時俱進。這種教育是內在充盈的過程,貴在本真自然。學校、家庭不能一味強求學生做個標准版的“淑女”或“紳士”,而是應該把這種教育貫穿到整個成長過程中,融入家庭,融入生活。在給年輕人一個引導作用的同時,結合其自身的性格特點,正確地幫助他們成長。(記者邵雋 實習生李雪 盛哲繪圖)

(來源:北方網)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