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圖書久盛不衰:是"心靈雞湯"還是"精神毒藥"?【3】--教育--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勵志圖書久盛不衰:是"心靈雞湯"還是"精神毒藥"?【3】

2013年08月11日09:15    來源:南方日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勵志圖書久盛不衰:是"心靈雞湯"還是"精神毒藥"?

  與之相反,國內同類型勵志書籍欠缺專業性和科學化,提供的內容類似“萬金油”,無法對症下藥,讀者對此還茫然不知。潘良認為,目前的情況基本是市場選擇的結果,基本上是讀者有什麼樣的需求,市場上就會出現什麼樣的產品。“作為一個出版人,我可能更關注一本書的市場價值,所謂‘專業’、‘有益’,可能只是附加在產品上的宣傳詞匯。同樣一本書,有的讀者認為是砒霜,有的讀者認為是蜜糖。很多胡編亂造、品質低劣的產品,會對心智造成難以估量的損害,但最終也會被市場所遺棄。圖書其實就像生活必需品,它跟牙膏、洗衣粉沒什麼區別,真正形成口碑的,經受得大眾考驗的,最終才會成為暢銷品。”

  在他看來,讀者所謂的勵志精品,需要出版人的努力,也需要消費者的共同成長。“因為出版商很多時候是被消費者推著走的,如果讀者的閱讀趣味有很大的提升,對於劣質產品深惡痛絕,那麼出版風向也會隨之轉向,最終出現‘良幣驅逐劣幣’的現象。”

  “人們對於勵志圖書的認知也要更新,它與心理咨詢著眼於真正行為上的改變是不同的。我認為,完全指望這類書籍能夠帶來顯著的行為改變是不太現實的。當然,如果內容靠譜,那也不能忽視他們的作用。但讀者本身應該帶著自身的思考和批判性的思維來閱讀這些書籍,思考書中所提供的內容是否合理,是否適用於自己,不要全聽全信。也可以通過跟身邊的人討論,一同思考。我認為,真正良好的現實人際關系,總是比此類書中宣揚的‘交際法則’更有價值。”王雨吟表示。

  ■記者手記

  比起“雞湯”,我們更需要科學

  網上一直流傳著一些對勵志圖書的調侃:“其實沒勁的不是勵志書,而是我們自己”、“凡是讀勵志書的人,多半精神狀態都已跌入谷底”……某些資深書虫更是“毒舌”地將心理勵志書和星座學相提並論——“勵志書和星座實在是異曲同工啊!很多說法看似很有道理,但只是廣泛適用、大而化之的通用性文字,仔細推敲,其實都是一些圓滑的話,不求有功但求無過。”

  對於這些調侃,有的人一笑置之,但仔細思考會發現,部分勵志書除了能夠給予人們短暫的、快餐式的精神按摩,真的別無所有。人們求助勵志圖書的結果大多只是獲得情緒上的撫慰。有讀者認為,勵志書最大的問題在於用感性、“治愈系”的情緒化語言,替代思考的力量,有的更是虛妄地求助於所謂的“靈魂”,很容易讓人在“體悟”、“感受”、“體驗”等謎題中走失。

  記者還在網帖中看到,一些讀者寫下的勵志書讀后感,大多是在重復原書中的隻言片語,並將此摘抄,視其為人生格言。有趣的是,一些火眼金睛的跟帖,可以說完全道出了勵志書的局限性——“看完好像讓人豁然開朗,但仔細一想,還是似懂非懂,很想知道筆者所說的力量、靈魂究竟指的是什麼?”簡而言之,就是一句網絡流行語“不明覺厲”,意為“雖然不明白(對方)在說什麼,但是覺得好像很厲害的樣子。”

  正是因為勵志書閱讀帶來的模糊化、淺薄化思維習慣,使很多人在閱讀此類讀物時很少會問“為什麼”,更多的是全盤接受。理性的缺失,也使得“厚黑學”、“成功學”等價值觀得以趁虛而入,從不同程度上影響著不同讀者對於生活的理解與思考。加上浮躁化、碎片化的社會風氣影響,人們在閱讀時不假思索,總是簡單地相信書籍“所予”,很少真正考慮書中“所予”是否真正符合“所求”,是否真正具有價值。於是,有人總結勵志書籍的最強威力,便是成功塑造了人們的思維模式和閱讀習慣,讓所有人患上“成功強迫症”和“深度閱讀困難症”。

  有學者認為,如果勵志圖書出版與閱讀的環境不淨化、不升華,對青少年影響尤深。“勵志圖書的銷量一般都很不錯,也是市場上相對穩定的出版行為,一般不會有太大的風險,所以這類書籍特別豐富,種類也多。而青少年的鑒別能力相對較低,也沒有形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很容易會被‘勵志’誘惑,以書中的價值觀指引人生之路。”有不願透露姓名的學者對記者說,他希望勵志圖書出版的門檻能夠更高,大眾和出版方的態度也能更加理性,內容上多向國外同類圖書學習,強調和突出科學性和專業性。尤其是不要打著“勵志”的名牌招搖撞騙,毒害人們的精神。

  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夏學鑾就此提出了一個頗具借鑒意義的建議。他認為人們通過閱讀“心理自助”是一種方法,但真正的心理調試是一門科學,更多的人應該知道和認識到這一點。“除了精神雞湯,我們的精神建設還需要科學的引導。“我認為中國的大學應該設立‘健康教育系’,在全世界已有200多所大學開設了‘健康教育系’,教師是由醫學專家、心理學專家和社會學專家共同組成的,培養出來的畢業生主要是針對這一方面的問題展開工作。”(南方日報記者 鐘琳 實習生 陳清清)

(來源:南方日報)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