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出现大脑短路只是信息神经元暂时还没建立好联系
●考前偶尔睡不好影响不大,适度焦虑反而更有利于考试
医学指导/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精神医学科主任医师周伯荣
后天(7日)就是高考了。很多考生可能会出现考前失眠或考前焦虑,有的考生甚至明明已准备充分,可是一进考场,却出现大脑一片空白,结果导致发挥失常。专家提醒,考前偶尔睡不好影响不大,适度焦虑反而更有利于考试。即使是考试中出现大脑短路的情况,也不要自乱阵脚,那只是大脑在提醒你,它的信息神经元暂时还没建立好联系。这时,只需闭上眼,深呼吸5~10次,或者在桌子上趴一会儿,再睁开眼睛时,你应对问题的思维就会启动。
考前失眠?
偶尔睡不好影响不大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精神医学科主任医师周伯荣介绍,在临床中,经常听到考生在高考前因为过分紧张而失眠。他分析,考前失眠的主要原因是考前焦虑,学生容易出现入睡难、浅睡、梦多等症状,但这种情况不能轻易归类为失眠。面临高考,紧张得睡不着是很正常的,对于备考学生来说,偶尔一两天睡不好,影响不大,不用存在太多顾虑。“不要因为少睡1小时而给自己心理暗示,认为自己睡得不够好。”他说,如果睡醒之后,注意力能够集中,状态不错,这就表明睡眠的基本量已经保证。
考前焦虑?
适度焦虑有好处 过于严重可求医
周伯荣说,很多考生觉得自己在考前焦虑是不正常的。事实上,相当一部分考生在临考前都会有一定程度的紧张或焦虑,这属于正常现象,适度的焦虑是有好处的,因为它能激发人的潜能应对即将面临的危险,更有效地应对问题,有助于问题的解决,比如提高学习效率,提防疏漏,提高注意力和反应速度等。
但是,焦虑过于严重,则会影响考试。表现在心理上,会显得心神不定,自信水平下降,影响正常的发挥。表现在生理上,会有胸闷、心慌、肠胃不适、尿频、头晕、头痛、吃不下东西、失眠等症状。如果症状不明显,可在考前一两天,通过体育锻炼和听轻音乐放松一下。如果症状严重,可求助心理医生或精神科医生。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