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教育>>中小学>>北京市中小学>>新媒体进校园 探访身边的特色校——首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成果展>>成果展示
人民网>>教育>>正文

平谷区第五中学:塑造良好文化氛围【2】

2015年04月27日14:31  来源:人民网-教育频道  手机看新闻

三、构建多元开放课程体系

学校要通过课程建设和实施,彰显学校的教育理念和价值,以及办学特色。建立多元化课程体系,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的开发和管理,满足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的需求。

(一)规范国家基础型课程

提升教育质量,不能只抓中考学科,而忽视学生全面发展。以“高效教学”为指导,以课堂教学改革为途径,规范设置基础型课程,高质量地完成国家课程要求。我校始终坚持开齐、开足国家课程,开设好《心理健康》和《生活指导》区本课程。学校通过稳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来抓好基础型课程建设。

三年的课堂教学改革,我们以学习培训、调查研究为课改切入点,以学导练教学模式为课改生发点,以抓好课堂教学实践为课改落脚点,以思研践教研模式为课改创新点。学——让课改观念“转过来”;研——让课改模式“科学化”;践——让课堂教学“动起来”;思——让课改成果“亮起来”。通过课堂教学改革,加强了国家基础型课程建设,提高了课堂教学实效。

(二)开发特色校本课程

以学校为基地,以教师为主体,自主开发校本课程。充分发挥教师特长,关注学生兴趣,逐渐形成学校特色。目前,我校因人制宜、因地制宜开设校本课程。先后开设的校本课程包括:《友善用脑》《学习管理》和《记忆小超人》等科学素养类校本课程;《合唱艺术、》《剪纸》、《民族舞》、《器乐演奏》、《雕刻》、《扎染》、《十字绣》、《编结》、《编织》等等艺术类校本课程;《武术》、《太极拳》、《男女篮球》、《男女足球》、《花样踢毽》、《花样跳绳》、《健身舞》、《啦啦操》、《田径》、《传统体育项目》等体育健康类项目;作为国家类课程的有效补充,拓展相关学科内容。先后开设《中华成语千句文》、《读写》、《课本剧》、《硬笔书法》、《演讲与口才》、《数学兴趣培养》、《数学思维训练》、《英语口语》、《大事》、《军事史话》、《标本制作与鉴赏》、《民族风情》、《电子制作》、《电脑DIY》、《网页制作》,还有物理、化学学科的《实验探究》等等。

每学期末,专用教室内设置了学生成果展室,展示学生作品。每学期组织“伴我成长校本课程成果展,设置 “剪纸”、“扎染”“雕刻”等十六个专门展室,由“演讲与口才”班的同学担任各个展室的讲解员,组织学生和家长参观。在每年新年之际,开展“和谐校园、幸福成长”素质教育展示活动。组织全体学生和家长参观展室,观看学生校本课程成果现场演出。每年岁末,由每位学生返校领取成绩单,变成领取一张校本课程成果光盘、一本纪念台历和一册《台前幕后》活动手册。每位学生都能够从光盘和台历中看到他自己和班级的影像。

四、形成学校文学素养培养特色

随着校本课程的开展,同一科目累积的学生越来越多,他们参加了一到两学期的校本课程班的学习,不能再重复参加同一科目学习,就可以继续申报其他喜欢的科目。但是对已经掌握的技能兴趣不减,则可以通过组织学生社团的形式,参加社团活动。学生一直比较喜欢的校本课程成员,先后组织了二十几个学生社团,其中憩园文学社日益凸现出来。

文学社的学生文学创作园地《飞翔》成长迅速,借助这一平台,学生由创作到编辑,由思考到交流,凸显着智慧与能力,闪烁着青少年的思想火花。憩园文学社的工作还包括三类:即讲座类、参观学习类和展示交流类。

目前的憩园文学社已走过近十个年头,从最初的一些文学爱好者,逐渐的变成了全校规模,文学社成员上千人,每个班都有社团的通讯员,文学作品的质量也越来越高。受到了许多知名报刊和文学大家的关注与帮扶。《中国教育报》《京郊日报》《中国校园文学》《中学生之友》等众多报刊都对我校文学社和《飞翔》杂志作过专题报道。文学社成立十年来,《飞翔》杂志共刊印42期,多次获得全国校园文学百佳社刊一等奖。憩园文学社也多次被评为“全国优秀校园文学社团”。2013年我校成为了北京作家协会小作家分会的第一个团体会员。截至现在,我校共有北京作协小作家会员16人,定期接受知名作家一对一拜师帮扶,参加系列文学讲座,参与剧本、漫画书的创作出版活动。

随着憩园文学社的发展,我校以“ 文学素养培育”做为试验项目推进学校特色建设,校园文化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学生的课外阅读更加常态化,学生自主创作热情更加高涨,个性化写作追求更加鲜明,学生自编自导的小话剧多次演出,学生的作品更加丰富……更重要的是,学校中教与学的两个群体形成“生态依存”,相互滋养,共同生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这里得以继承和光大,使学校文化显得更加厚重,而“培养学生善良的人性、健全的人格、严谨的态度、辩证的思维以及自我发展力”,成为了五中人的价值追求,也正是学校文化的核心。

学校发展没有终点,是一个长期的、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我们的工作任重道远。学校教育均衡发展由人承载,加强人的内心修炼应是建设的根本。规范三级课程和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在原有学校文学素养特色的基础上,形成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学校办学方向,逐渐提升特色办学学校品牌的成色。

上一页
(责编:张安(实习生)、熊旭)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