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教育>>滚动新闻

2015考研政治“认识论”的分析题应用最后点睛

2014年12月22日14:00        手机看新闻

一、命题总结

(2003-34(2))伯乐之子“相马”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分)

(2006-34(1))庙僧按照常理,认为石兽应顺流而下,从真理的具体性分析其失当之处。(4分)

(2007-34(1))丁玲对成仿吾的“合理想象”为什么“全错了”?(4分)

考点归纳:①以上试题都属于解释类题型,考查(认识)出错或失败;②考点分散于认识论的两次飞跃和真理的性质,但有两个共同的突破点:客观实际和实践。

二、模板法则

(1)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的来源。

实践为认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条件:实践使主体获得客体真实可靠的内容和信息;实践提供加工客体信息的思维方法和认识模式。

(2) 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两个条件。

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渡,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的:通过实践和调查获取丰富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运用辩证思维方法和理性思考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

(3) 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四个条件。

一般的理论和具体的实践相结合;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对主体自身需要的认识相结合,形成合理的实践观念;与现实可行性相结合寻求实现目标的最优途径;与群众相结合,为群众所掌握。

(4) 真理的具体性。

真理是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主观与客观的符合,真理是全面的、历史的、有条件的,随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三、真题考证

例题1.(2003-34)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秦穆公见伯乐年事已高,请伯乐推荐继任者,伯乐说九方皋可堪此任。九方皋奉穆公之命外出找马,三月后复命说,马已找到。穆公问:何马也?九方皋答道:是一匹黄色的母马。穆公派人去取马,取马人回报说是一匹黑色的公马。穆公不悦,责备伯乐道:你推荐的那位相马者连马的黄黑公母都分辨不清,怎能鉴别马的好坏呢?伯乐答道:“若皋之所观,天机也。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见其所见,下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若皋之相者,乃有贵乎马者也。”马至,果千里之马。

伯乐之子把伯乐写的《相马经》读得烂熟。《相马经》上说,千里马是额头隆起,双眼突出,蹄如摞起的酒曲块。他按照书上绘出的各种图形,与他所见到的一一加以对照。结果,他找到一只癞蛤蟆。

(2)伯乐之子“相马”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分)

【解题思路】

第一步:定向与定点。根据题目关键词——“相马”,答题方向优先定位于认识论,具体来说,就是认识未能指导实践,未能实现从认识到实践的飞跃,但亦可通过考点“主观能动性”来说明失败的原因。

第二步:解释原因,寻求材料支持。“按照书上”对照客观实际,犯的是从主观出发的主观主义错误,是典型的教条主义,违背真理“主观符合客观”的本性,亦未能做到“一般的理论和具体的实践相结合”,势必不可能实现认识对实践的指导。

【标准答案】

这是一种“按图索骥”的方法,把《相马经》当作教条,脱离实际,从本本出发,生搬硬套。(3分)

新大纲拔高

伯乐之子从理论原则出发,不顾实际情况生搬硬套,按照书本对照实际情况,没有将作为一般理论的《相马经》与客观具体的实践结合起来,犯了教条主义错误;(2分)不从实际出发,违背了真理“主观符合客观”的本性,犯了主观主义错误。(1分)因此,未能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相马必定失败。

例题2.(2006-34)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从前,沧州城南有一座临河寺庙,庙前有两尊面对流水的石兽,据说是“镇水”用的。一年暴雨成灾,大庙山门倒塌,将那两尊石兽撞入河中。庙僧一时无计可施,待到10年后募金重修山门,才感到那对石兽不可或缺,于是派人下河寻找。按照他的想法,河水东流,石兽理应顺流东下,谁知一直向下游找了十里地,也不见其踪影。这时,一位在庙中讲学的先生提出他的见解:石兽不是木头做的,而是由大石头制成,它们不会被流水冲走,石重沙轻,石兽必然于掉落之处朝下沉,你们往下游找,怎么找得到呢?旁人听来,此言有理。不料,一位守河堤的老兵插话:我看不见得,凡大石落入河中,水急石重而河床沙松者应求之于上游。众人一下子全愣住了:这可能吗?老兵解释道:“我等长年守护于此,深知河中情势,那石兽很重,而河沙又松,西来的河水冲不动石兽,反而把石兽下面的沙子冲走了,还冲成一个坑,时间一久,石兽势必向西倒去,掉进坑中。如此年复一年地倒,就好像石兽往河水上游翻跟头一样。”众人听后,无不服膺。寻找者依照他的指点,果真在河的上游发现并挖出了那两头石兽。

(1)庙僧按照常理,认为石兽应顺流而下,从真理的具体性分析其失当之处。(4分)

【解题思路】

第一步:定向与定点。题目考点非常明确——“真理的具体性”,答题考点定位清楚。

第二步:理解材料,说明考点。真理的具体性要求真理是全面的、历史的、有条件的,因为主观认识对客观事物的符合是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实现的。材料中庙僧只考虑了“河水东流”而忽略了石兽和河床的特点,认为石兽顺流而下,未能全面考虑客观对象涉及的各方面条件,从而就不可能得到正确的认识。

【标准答案】

任何真理都是具体的,抽象的真理是没有的。真理的具体性是指真理是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主观对客观的符合,它要受条件的制约,并随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离开具体的时间、地点和条件,真理就是抽象的、无意义的。河水东流,石兽顺流东下,这是常理,但它在一定条件下才是有效的。庙僧的失当之处在于离开了一定的条件,抽象地对待常理,因而判断失误。(4分)

新大纲拔高

真理是具体的,真理的具体性表明真理是全面的、历史的、有条件的。(2分)主观与客观的符合是在特定时间、地点、条件下实现的,(1分)庙僧仅从“河水东流”这一条件出发,按照常理推断出石兽顺流而下,既未考察石兽的特点,亦未深入考察河床本身的特点,因此他的失当之处在于未能考虑到常理成立的条件性,也未能全面考察客观事物涉及的多方面条件,没有具体地、全面地分析客观事物。(1分)

例题3.(2007-34)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成仿吾是我国无产阶级革命家。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教育家,他是由“文化人”成为“革命人”的典型之一。成仿吾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作家丁玲在未跟他谋面之前,曾产生过一系列的“合理想象”:“在文学上,他主张浪漫主义,创造社最早就是这样主张的;他是从日本留学回来的,一定很洋气,很潇洒,因为曾见过一些傲气十足的诗人,趾高气扬,高谈阔论;他在国外学军械制造,或许是庄重严肃之人;他在黄埔军官学校担任教官,一定有一种军人气概;他曾经跟鲁迅进行过革命文学队伍内部的文学论争,写过火气很重的文章,是不是有点张飞、李逵式的气质呢?”后来,丁玲在陕北见到成仿吾时,第一个感觉就是“我想象的全错了”。原来成仿吾是一个“土里土气、老实巴交的普通人”,一个尊重别人、热情、虚心、平等待人的人。丁玲十分后悔:“为什么我单单忽略了他是一个经过长征的革命干部、红军战士、一个正派憨厚的共产党员呢?” 另据老红军杨定华回忆说,在长征中见到的成仿吾完全是士兵的装扮:破旧的棉军衣,斜挎干粮袋,手持着一枝手杖。杨定华说,成仿吾在红军大学当过政治教员。有人说出他的名字,但谁也不知道他是文学家。

(1)丁玲对成仿吾的“合理想象”为什么“全错了”?(4分)

【解题思路】

第一步:定向与定点。结合题目第二问中的提示“认识”,题干的关键词“合理想象”的答题方向指向认识论;结合材料“谋面之前”,考点定位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以及“第一次飞跃的两个条件”。

第二步:归纳材料,说明考点。“谋面之前”说明“合理想象”未能立足于实践,因而缺乏关于认识对象的有效可靠的信息,同时对已收集信息的处理缺乏有效地思考和加工。

【标准答案】

丁玲的“合理想象”之所以发生错误,一是她对成仿吾的认识缺乏直接经验;二是占有材料不全;三是没有抓住反映成仿吾品格的主要事实;四是她从已有的观念出发进行推论。因而她的想象缺乏客观的现实基础,势必造成她对成仿吾的想象与实际脱节。(4分)

新大纲拔高

丁玲对成仿吾的“合理想象”形成于二人谋面之前,她的认识并未立足于客观实践,(2分)“合理想象”也遗漏了关于客观对象的重要信息,(1分)同时她仅从常规观念出发,以偏概全、主观臆断,对已有信息的处理方式缺乏说服力,(1分)因而她的“合理想象”事实上并不合理。

四、模拟演练 沙场点兵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有一个日本人,声称发现了水的奥秘,认为水能听、能看,有喜、怒、哀、乐,能感知人类的感情:听了贝多芬《田园交响曲》,水结的水晶美丽工整;听到“混蛋”等不好词汇的水,就结成难看的、不规则的冰晶。这不但有他的实验证明,亦有所拍水晶体照片为证。相关书籍曾在日本和中国风靡一时。

然而,有“实验”有照片,就是真相吗?其后,陆续有科学家戳穿其伪科学的本质。事实上,水结晶的形状,主要取决于温度和湿度。当温度低到一定程度,水就会形成各式各样的冰晶。湿度越小,冰晶的形状就越简单。而那位日本人,只选择能证明自己结论的冰晶。这样做实验,当然就“任何人都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任何结论”。

先有主观臆断,再找客观的印证;先有臆想结论,再寻论据的支持。至于全面客观的事实,则被有意无意地忽略。正如冰晶的多样性一样,任何一个社会里,各种现象必定千奇百怪,应有尽有。倘若固执于自己的臆断与偏见,再从现实社会中寻找相应的事实,客观世界岂不成了橡皮泥?自以为获知真相,实际上与真相距离甚远。

那么,摒弃了这种主观的先行模式,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再做出主观判断,我们就一定能对客观事物有正确的认知吗?有个保安在某天值夜班时第一次喝醉了,恰巧被值班经理发现,便在值班日志上写下“这名保安在今天值夜班时喝醉了”。保安请求删掉这句话,或添上一句“这在他的三年工作期间是第一次”。经理拒绝说,“你说的是实话,我说的也是实话”。第二天轮到保安写日志,便写下“经理今天值夜班时没喝醉”。经理说,你这是暗示我平时都喝醉了。保安说,“我说的也是实话”。实话仍然未必是真相,因为一个“点”上的事实,并不意味着整个“面”上的真相。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3年9月26日)

(1)从真理及其性质的角度解释,为什么说这个日本人的实验结论“离真相距离甚远”?(6分)

(2)如何理解“实话仍然未必是正确认识”?这对我们认识世界有何启示?(4分)

【解题思路】

第一步:定向与定点,转换关键词。“真理及其性质”、“实话”、“认识世界”表明了本题的考点范围,考生只要掌握这些考点,并且结合材料信息,就能组织出答案。

第二步:整合考点,组织答案。

【标准答案】

(1)真理的本性是主观符合客观,主观判断以客观事实为基础。这个日本人在实验中按照自己之前的结论从现实社会中寻找相应的事实,是主观先行的认识模式,不可能获得真理。(2分)

真理具有客观性,真理的内容和标准都是客观的。真理以客观世界为对象并通过客观实践得以检验,而这个日本人在实验中按照结论选择客观事实,经不起实践的检验,因而无法获得真理;(2分)真理的具体性表明真理是在一定条件下对具体事物的全面认识,认识要从客观全面的事实出发,材料中的实验有意无意地忽略全面的事实,也就不可能获得真相。总之,未能做到实事求是的实验所得到的结论自然会“离真相距离甚远”。(2分)

(2)实话是以客观事实为基础做出的主观判断,材料中保安和经理虽然说的都是实话,但却只是反映了部分客观事实,并不是对客观对象相关的全部事实的正确认识,所以虽然是从客观事实出发,但也未必能获得真相。(2分)认识世界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以客观世界为对象,在实践的基础上如实地反映客观世界,要收集到关于客观事物全面、翔实的经验材料,并以全部事实为依据,才能获得真理。(2分)

来源:跨考教育

(责编:赵新宁(实习生)、林露)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