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热议
有人认为“小题大做”
也有人认为“接地气”
昨日下午,记者拿到了孙灵霞的手机号码,希望联系她进行采访,但是多次拨打均无人接听,随后,记者又联系了陕师大生科院的辅导员,他们表示,自己也无法拨通孙灵霞的电话。
昨天傍晚,陕师大的工作人员联系到记者,他们转达孙灵霞的话说,因为网络上对她的毕业论文关注度很高,有很多记者都在联系她,可是自己现在正在毕业的繁忙期,时间紧张,同时也不希望因为炒作而歪曲了她毕业论文的实际内容,所以婉拒了记者的采访要求。
在网络上,记者发现,确实有不少网友对孙灵霞的这篇论文提出了质疑,一篇8万多字的博士论文用来研究一种菜品,有点儿小题大做。但也有部分网友认为,这样的论文“接地气”,实实在在对生活有用。
权威声音
论文答辩委员会主席:对科学研究不应肤浅理解
对于有些网友认为小题大做的说法,记者联系了陕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郑哲民,他也是孙灵霞博士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的主席。郑哲民表示,科学研究都是细致的,这篇论文是理性的科学研究,不应该对此作出肤浅的理解。
“孙灵霞的这篇博士毕业论文是国家课题,属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项目,整个项目的研究对象就是卤肉,其中还有牛肉、猪肉、鸡肉等等,这篇论文主要是针对鸡肉和八角茴香间的相互作用而写的,总体来看,符合博士生毕业论文的要求。”郑哲民说,“博士毕业论文需要严谨的实验,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科学是细致的,网友不能将学术理解成普通的‘做饭指南’。”
记者又联系了陕师大生科院的陈锦屏教授,他是孙灵霞的博士导师。陈锦屏教授说,制作传统肉制品的工艺有一定弊端,很多手工作坊生产的工艺质量稳定性差,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要进入工业规模化生产是很难和传统口味相一致的,这也使目前传统肉制品在工业化过程中遇到很多难题。“这篇论文主要讲了加入八角茴香和没有加入八角茴香的卤鸡肉到底有什么区别,通过这种对比来了解风味在卤煮过程中有什么影响,风味是如何形成的,了解卤煮的温度、火力、加热时间,让风味达到可控,对于后面的风味调控和控制才能起到指导作用。”他说,“论文写作期间,经过了大量的实验,数据量也很大,孙灵霞计划花很长时间把这一块做起来,通过研究使得工业化生产的风味尽量达到传统的味道,以便能够实现大规模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