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教育>>滚动新闻

老师不能把语文课堂当作表演舞台

吴非(教师)

2014年04月20日08:35    来源:新京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老师不能把语文课堂当作表演舞台

■ 观察家

什么时候语文课堂回归平静,教师能多读书多思考,学生能安安静静地跟随读书人学习,开始有自己的想法,语文教育就有出路了。

不久前,语文出版社王旭明先生听了几节语文课,有感而发,引起争论(据4月19日《中国青年报》)。

语文课上究竟发生了些什么,为什么有些教师习惯在公开课上表演,为什么一些学校不重视语文教学,为什么学生会轻视阅读……这些问题,我很困惑。我对相关报道的一些细节也感到不解。比如,说到那节公开课之精彩时,“台下一位老师忍不住发了条微博”,观摩课堂,听课教师怎么能在台下玩微博?报道称“音乐、图片、PPT各种教学手段使用得让人眼花缭乱”,是质疑是称赞姑且不论,记者是否知道这是“时尚”?

因为有利益驱动,一些教师把公开课当成舞台,表演成性,眼中没有“教学”,也常有“专家”参与“编导”,高声吆喝拉场子。曾有教师在“排练”时,试探性地提出,在她朗诵课文时,能否有一束光跟随她移动。这些“表演课”常常被一些名为专家实为外行的评委当作好课推荐,这就把大批教师害苦了,原本可以正常教学的,可是“秀课”标准让他们丧失自我,课上一定要来点花样,一定要“展示才艺”,而文本学习本身,学生的阅读和思考培养,对不起,忘了。

王旭明对课文《斑羚飞渡》有不同看法,只是《斑羚飞渡》还在课本中,这也许会让那位上课的老师很为难;如果让有独立思考意识的教师来上,肯定一肚皮不合时宜:为什么要“打猎”?为什么要残忍地把一群羚羊逼到悬崖边?斑羚的“牺牲一半挽救另一半”,哪来的这种事?据说作者语焉不详,可怜的是学生还得谈老羚羊的“无私奉献呀,勇敢付出”。即使一时无法淘汰这样的课文,也应当可以有变通,这需要教师有胆识。“听说读写”,关键的是“想”,语文教育要教会学生阅读思考,形成个人见解,教师要有智慧启思导疑,让学生通过语文学习获取教养。

尊重传统,回归常识,语文课堂不是舞台,不需要表演。福建有位陈日亮老师,语文界前辈,退休后,学校有困难,请他去代几天课。他看了一些时尚语文课录像,有些犹豫:那些新潮“环节”他统统不会玩。人也老了,就用老办法试试吧,于是“读读讲讲”,“看到学生眼睛亮亮的,我知道那一套还有用,”陈日亮说。当然有用,教师不表演,扎扎实实地教学生在读书中思考,学生在阅读中有自己的发现,教师和学生的心都静下来了,什么时候语文课堂回归平静,教师能多读书多思考,学生能安安静静地跟随读书人学习,开始有自己的想法,语文教育就有出路了。我孤陋寡闻,冥思苦想,教育改革只有回归常识一条路可走。

王旭明先生以前担任发言人时,“只能那样说”,人们都懂的;现在,他可以自由言说了,人们期待他的表达是好语文、真语文,即使他有时无法顾及青年教师的感受,我觉得更要看到他的责任心。

什么是真正有用的语文教育,语文教学改革的出路何在,这个问题最好还是先在业内展开自由的探究,我不太主张把专业问题拿到社会去讨论,当然我更希望语文教师自己先得有点专业精神。

(责编:林露、熊旭)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