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长袁贵仁谈如何实现“贫困地区农家子弟上重点高校再增10%”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贫困地区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要再增长10%以上,使更多农家子弟有升学机会。这也是报告中对今年教育工作提出的目标之一,正在举行的全国政协会议上,这个问题引起了委员广泛热议。
昨日上午,教育部部长袁贵仁率教育部主要负责人列席政协教育联组的讨论,袁贵仁逐字逐句解释了如何实现增长10%的目标,表示将全部单独报名和录取。
部长解读:再增10%就是2.8万
“总理十分重视贫困地区农家子弟上学的问题”,袁贵仁说,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出台了相关政策,能够完成再增加10%的目标。他逐字进行解读:何为“贫困地区”?就是全国680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县的基础上,加上部分原来的国家贫困县,合共800多个贫困县,而且明确了是“贫困地区的农村学生”。
具体怎样招生,袁贵仁明确回答是对这部分地区农村学生实施单独报名,单独录取。他表示,“2013年重点高校录取贫困地区农村户籍学生27.8万名,较2012年增加了8.5%,今年再增加10%,也就是2.8万。”袁贵仁还解释,贫困地区农村学生入读重点高校的名额不会一直向上增加,将来达到一定比例,就会保持。
委员建议:更要加强当地基础教育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教育学会会长、原北京师范大学校长钟秉林说,一段时间以来,农村的孩子由于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教育水平不高,没有受到比较好的教育,造成了不公平,国家出台这项措施,是为了向落后地区倾斜,体现更全面的公平。“关键是多办一些好大学,同时把贫困地区的基础教育、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办得好一点,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
也有委员担忧这项举措是否会对贫困地区的城镇学生和城市孩子造成另一种不公平?“贫困地区农村学生分数低点可以上学,城里孩子分数低点却不能上,是否也存在不公平?”全国政协委员、北京理工大学党委书记郭大成认为,只有提高当地的基础教育水平,让孩子分数提高,才是解决问题的核心。
专家提醒:增长10%依然不够
昨天,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桑锦龙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增加贫困地区农村学生进入重点高校的机会,针对的是当前这些地区的学生进入重点高校越来越难、社会流动机制不畅的现实问题,对于落实教育公平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建立一个充满生机活力、公平和谐社会的必要举措。这体现了“积极的差别对待”原则,绝大多数社会公众还是认同的。
“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来说,对农村孩子是不公平的。我们的分数线算的是总分,人大附中的孩子与贫困山区的孩子都考了80分,这个分数是不相等的。在贫困山区的孩子考了80分,他肯定是很优秀的,在人大附中考80分的孩子可能是平平的。现在按分数来录取学生,只是一个形式的公平,其实并不公平。”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表示,现在提出要增加贫困地区的招生比例,“按我们掌握的数据,增长10%依然是不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