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多年来我对“早恋”的疏导,颇有些心得。善待学生,这是基本的前提。此外,面对学生的“朦胧感情”(我觉得这个说法比“早恋”更恰当些),我注意这样几个原则——
第一,尊重学生的心灵。就是说,要尽可能站在学生的角度理解他们。一个优秀的教师一刻也不会忘记自己曾经是个孩子。要知道,生命到了一定的季节,就会发芽,就会开花。明白了这一点,就会多一分理解。无论如何, 不要把“朦胧情感”与“道德败坏”画等号。在我教过的学生中,有品学兼优照样“早恋”而且还考上大学的;也有品学兼劣却不“早恋”的。所以,一定要从人道和人性的角度尊重学生青春的心灵。
第二,走在学生情感发展的前面。优秀的教师,不应该仅仅在问题出现后才不得不充当消防队员,而应该主动引导学生成长的航向。因此,我们要在学生还没有出现“朦胧情感”之前,就主动给他们进行爱情教育。苏霍姆林斯基有一段话说得非常好:“我坚信不移的是,高尚的爱情种子需要在年轻人产生性欲之前好久的时候,即在他们的童年、少年时期播在他们的心田里。……我们所说的爱情种子,当然不是指关于爱情的说教,而是指培养道德尊严和人格的过程,指在每一行动中树立起真正的人道主义观点;指培养对人道美的理解能力和创造(这一点尤其重要)人道美的能力。”这也是我主动给历届学生开设青春期讲座的原因。
第三,把爱情教育视为人格教育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假如我们的学生在高中三年都不会出现“早恋”,我们还应该不应该对学生进行爱情教育呢?当然应该!因为我们的学生是未来的妻子、丈夫,未来的母亲、父亲,我们的教育要给他们一生健康的精神世界,进而给他们一生的幸福。通过爱情教育,我们引导学生感悟一种精神的美。还是苏霍姆林斯基,在谈到给学生讲爱情时曾这样精辟地指出:“这种讲解将会在年轻人的心灵中培养出高尚的思想和情感,首先是培养出能够给人以巨大幸福的对美的责任感。但是这种美对善于爱美的人才是幸福的。”
第四,帮助学生树立高远的志向。爱情虽然是美好的,少男少女之间的相爱更是纯洁的,但我们要让学生明白,在这个年龄阶段,自己最该做的事是什么,进而作出明智的选择。我常常给学生们说:“我们和他们不一样!”这里的“我们”,就是指有理想有志向的学生;而“他们”则是指那些胸无大志甘于平庸甚至堕落的同龄人。在同样的时间里,怎样度过每一分每一秒,就把“我们”和“他们”区别开来了。我反复跟同学们说,不要用明天可能的“爱情幸福”来赌一去不复返的今天。生命在这个季节的确会开花,但开花的最佳时光并不是现在。而只有把握好现在,做现在最该做的,才能拥有未来真正的幸福!
第五,引导学生做自己感情的主人。我们不可能随时守着学生,更无法干涉他们的内心活动。所以,关键是要让学生随时自己提醒自己,随时用高远的志向战胜自己。所谓“战胜自己”,就是不断同自己的弱点作斗争,不断克服自己心灵深处可能有的自卑与懈怠,进而不断创造出新的成绩或取得新的进步。我常对学生说,谁不希望自己更辉煌?谁甘愿一生平庸?但是“平庸”还是“辉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是否能真正战胜自己。实际上,任何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两个“自我”:一个是高尚的“我”,一个是卑下的“我”。而且,心灵深处这两个“自我”随时随地都在进行着较量:如果高尚的“我”占了上风,那么我们就会作出高尚的行为;反之,如果卑下的“我”占了上风,那么我们就会表现出卑下的举动。让高远的志向、坚强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赢得“灵魂搏斗”的胜利,我们才能赢得人生的辉煌。
第六,不同情况区别对待。每一个学生都有一个独一无二的精神世界,同样处于“朦胧情感”中的少男少女也有着不同的具体情况,在这里,没有统一的处理标准,需要因人而异。对有的学生,我只需淡淡地点到为止,让学生自主作出正确的选择;对有的学生,我会真诚而直言不讳地指出可能出现的后果,然后给他以信任,期待着他理智的回归;对于有的学生,我则“武断”地要他冻结那分情感,以未来的大出息大事业将他引到对优异学业的追求中;而对不严肃地对待感情,而且很轻浮地公开张扬他们的特殊交往甚至妨碍学习影响纪律的学生,我则在尊重他们感情的同时,毫不客气地批评他们的行为。
我永远铭记苏霍姆林斯基的话:“爱情,是对人道主义的最严峻考试。我们应当从一个人的童年和少年时期起就培养他去迎接这场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