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就是一场远行,一场离自己的童年,自己的少年越来越远的远行。—题记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不舍昼夜”。世人都喜欢把时光比喻为流水,流水悠悠远逝一去不回头。不知不觉,我的人生之路已过近二十个春秋,河水轻逝,岁月如流,一路走来陪伴我的青春梦想,依旧激励着我前进。依稀记得几个特别的年份,回忆起来让人感叹。我相信纵然树前飞花,漫如雨下数不尽,却依旧千古韶华,岁月静好。
一九九四年一月二十九日,这个日子是我们家难以忘记的日子,因为这一天我来到了世上。当时我刚出生,什么都不知道,都是后来听爸妈说的。当时我爸妈在农村,爸爸是乡村医生,妈妈务农,一家三口过着平淡的田园生活。我满月时,当时妈妈给了三件东西让我抓周,分别是“钱、笔、刀”,妈妈说我当时抓了笔,笔的寓意是“会读书,定能金榜题名、大展鸿图”。当时的我还没有梦想,但是爸妈有。当时我家一穷二白,虽说改革开放的春光绽放在祖国大地,但是在当时中部的农村依旧不富裕。我爸是有志之人,从医以来,一直以悬壶济世、救死扶伤为己任。当时国家农村的医疗卫生条件较差,国家对乡村医生的扶持也相对较少,所以当时我爸是相当艰难,空有抱负却难以施展。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国家对乡村医务人员的培养愈加重视。各种农村卫生改革政策出台,乡医接受了良好的业务培训,我爸的医疗水平和公卫观也得到提高,我爸借此为家乡的医疗事业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同时我家乡的医疗条件也大为改观,合作医疗、医保等各种医疗保障,为老百姓更好地解决了“看病难”的问题。
二00四年,这一年我10岁。我家搬到了镇上。那年冬天下了一场大雪,只不过而后几年的下雪天却越来越少。我们那个镇是一个工业镇,有许多的煤矿。当时我最大的梦想是我家能搬回村里去,在镇上没有蓝天白云,池塘绿树,记得那时喜欢去田里捉泥鳅,去地里挖蚯蚓钓鱼,喜欢夏天去河里洗澡。但是这些镇上几乎都没有,只有煤矿旁边的臭水沟和漫天的煤烟,仿佛整个镇都是黑的。不过那一年我的梦想短暂的实现了,就是过年回了老家。只是老家也没有了以前的光彩,农药的滥用、耕地的荒废也让家乡面貌发生了改变。经济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了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在剥夺我们的一些东西,而这些东西关乎了我们的子孙后代。发展经济是为了我们更好地生活,却破坏了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这是本末倒置、得不偿失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这几年国家倡导绿色GDP,提出科学发展观,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注重保护环境,节约资源,转变产业结构发展方式。在党和政府的指导和支持下,我们镇上的许多工厂都改进了技术,换了发展理念,以科学技术作为核心竞争力,合理开发,绿色发展。这样以来,镇上的天空也在悄悄地变蓝,并且各种文化设施相应建立起来,人们的业余生活也越来越丰富多彩。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家乡的环境会越来越好,我们能获得经济与安居环境的双丰收。同时我也能去追逐我的那些童年的梦想、童年的乐趣。
二00九年,这一年我15岁。我离开了我居住的镇上去县城读高中,我的高中是省重点中学。当时我爸妈因为我考上了省重点,面子上争了不少光。读高中的时候学校是封闭式、半军事式化管理,学校对学生管的很严。为了提高重点大学的升学率,学校狠抓成绩,一切均以成绩为主。“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在高考“万人共过独木桥”的惨烈情形下,学校教育的唯一目标就是高考,一切以“高考”为中心,应试教育的弊端在当时我的学校暴露的淋漓尽致。当时的我梦想当一名老师,教书育人,我想用一己之力让我的下一代不再受这种弊端的侵害。教育本应该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但是在以成绩为中心的高考制度下,我们培养的人才无法适应现今社会发展的需要。随着社会对高素质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加,近年来党和政府对应试教育和高考制度也在进行反思,并且部分地区已经进行了行之有效地改革。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的未来,是民族发展的基石。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党和政府重视教育质量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国是人口大国,同样应该是人力强国。在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的指导下,我相信在将来我看到的是一个个具有综合素质的下一代,看到的是一个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看到的是一个拥有丰富的高素质人力资源的中国。
二0一三年,这一年我19岁。我彻底离开了我的家乡来到了常德读大学,漫步在大学校园,心里亦怀着青春梦想。然而在大学中,我看到了许多不好的一面,许多人没有梦想,没有追求,混迹在大学校园,浪费自己的青春。“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我们大学生是时代的骄子,国家的希望。我们青年一代需要好好把握青春时光,树立青春梦想。今年“两会”召开,习近平担任国家主席,李克强任国家总理,领导层焕然一新。习总书记“十八大”重要讲话精神深深激励我年少的心,我同时也坚定了自己想当一名作家的梦想,知道自己以后真正要干什么。“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身为当代青年,位卑未敢忘忧国,在现今这样一个社会,我想象鲁迅先生那样“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用一杆笔,写尽人间冷暖,社会百态。用手中的笔为百姓去呐喊,去鞭策中国社会,去寻求中国改革的新方向和动力。如今,我正在和自己的梦想努力靠近,借青春的韶光,借大学的平台,以圣贤之言、圣贤之德浴我身心,博采众长,静心律己,修学储能,审问而慎思,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努力把握自己的青春时光,为自己的梦想而不懈奋斗。我相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当我自己发生改变的同时,在党的“十八大”和习总书记“我的中国梦”讲话精神的感召下,我们的社会亦有新气象,各地厉行节俭,“光盘行动”深入民心,在大学校园中“绿植领养”活动如火如荼,“学雷锋,创和谐”精神深入大学生的心中……。
古语云“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滚滚红尘,从哇哇坠地到如今的长大成人,回首往事,感慨万千。青春就像一场旅行,但我并不感到孤独,因为我有我的梦想与我同行。古人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如今的盛世中国,正需要我们挥洒青春热血的时候,梁启超先生讲道“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我们是祖国的希望,我们是自己青春的见证者和梦想的追求者。黄昏无霞,何以为黄昏,青春无梦,何以为青春。我的青春梦,我的中国梦,华夏儿女的中国梦,正在此时圆。
作者:湖南文理学院 资若铭 返回专题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