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枚已然毕业三年的“前同学”,看见“回家”为主题的征文,也经不住想抒发一番。其实,说不清会以什么样的情怀来说一说关乎回家。
离开家乡两年,去年的时候拗不过父母句句是泪的话语,暂且放下了自己的倔强,收拾行囊,从遥远的南边一溜火车回到了家乡,开始在家乡的生活。这一年,甚似一位路人,站在家乡的小路旁,一点点看着她的变化。她像是青春期的少女,有着那个时期的少年们都有的情绪:时而和煦如春风,时而热情似夏日,时而淡然如秋雨,时而深沉如冬夜,但主旋律永远是青春和活力。
她就是个多面的城市,等待着有心的人们发现她数不尽的特质,从而箍住你的视线,让你忍不住给她赋予个名字,可似乎什么名称都不合适,也只能叫她——桐城。
是的,我的家乡是桐城。
近些日子,也算是给自己放了个长长的寒假,得以有机会如此近的感受家乡的点滴变化,或欣喜或怅然。
欣喜篇
“让他三尺又何妨,不见当年秦始皇”的六尺巷俨然有了变化,但她依然恬静地坐在那里,时刻提醒着乡人谦恭礼让的美德。巷子被整修了,还是六尺,但道路好走了,巷子两边的树木还是老样子,炎炎夏日会为大伙树一片林荫,毫不吝啬。
千年古街,仍可“落一地繁华”的孔城老街像是一位迟暮的老人,古朴传统,踏在麻石条铺就的石板路上,依稀能辨出当年的车辙印,深深浅浅的,好像在骄傲地诉说着千年前的车水马龙、人声鼎沸。如今老街入驻了勤劳的工人和精明的商人们,逢节假日也能瞧见千年前才有的熙熙攘攘,只是置换了时空,给人瞬间的恍惚感。你会觉得老街虽然换上了新装,但还能品出她的古色古香,融现代与古朴于一身的味道。
怅然篇
以前美好开阔的乡间田野瞬间少了, 没有了一眼望去金黄稻穗随风浮动的美景,取而代之的是一幢又一幢高耸的大楼。会感叹时间溜得太快,家乡变化得太快,还没来得及将曾经的风吹稻花香的景色收录镜底,她就快马加鞭地走了。留下怀旧的人们无限感慨和忧伤。
小时候天然形成,有很多美好回忆的池塘,留给很多人比赛游泳,玩耍嬉戏以及赤脚捉泥鳅等很多乐趣的地方,如今也变得干涸,里边长满了野草,渐渐不见了当年的影子,看不见驰于水面的野鸭,更不见被我们称作“高脚鹭子”的鸟儿,似乎是它们衔着小伙伴们的无比怀念飞向远方,离开了我们的视线,留一路倩影,落一地怅然。
希望篇
给了我欣喜和怅然并存的家乡,也时时刻刻显示着自己的青春活力。以前感叹连个学习乐器的地方都没有的家乡,如今吉他、钢琴教室随处可见,你可以随时踏进某间教室,去学习自己最乐于练习的乐器。音乐声四起,青春气息彰显无余。错过了2009年的首届桐城文化节,但赶上了第二届的文化节,各种活动吸引着各界人士的眼光,马路上不时能听见大家伙谈论属于自己家乡的节日,那氛围,那感受,会不断让人感觉到家乡也赶上了时代,也赶了回时髦,活力着呢!
换另一种思路,不断消失不见的童年宝地,正在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家乡正高速发展,乡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留给人们生活蒸蒸日上的希望。现在在大街上也能看见大面积的公园也建起来了,并不是所有的土地都矗立起高楼大厦,绿植树木在某片土地上也茁壮地成长着,像是小城的卫士,留下一抹抹绿色的希望,给现在的孩子们一片片难得的自然乐园。
愿这座小小的城,承载着乡人们大大小小的期望,从青春期发展了青年期,保持着青春活力,也多一份沉着稳重。
作者:安徽师范大学 Candy 返回专题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