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教育

读懂“相见不如怀念”的“恐聚”之痛

2014年02月06日09:30    来源:新京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读懂“相见不如怀念”的“恐聚”之痛

  没必要把“恐聚族”想象得多么感伤、多么不堪,不妨以平和心态视之,真正的情谊必将刺破那些像烟花一样的外表。

  同学聚会,本该充满温情与甜蜜,对年轻人来说,更多的是对青春的怀念,对中年人来说,更多的是对青春的纪念。无论哪种,都是“致青春”的绝佳方式。

  但是,现在一下子就成了众矢之的,乃至被列为春节过年回家“九怕”之一。据媒体报道,春节假期,本是回忆纯真年代的聚会却渐渐多了些炫富攀比的意味。当“致青春”变成名利场,面对昔日“同桌的你”,不少春节“恐聚族”感叹“相见不如怀念”。

  一句有名的电影台词说,“青春就是用来怀念的”,现在看来,该改为“青春就是用来吐槽的”。

  应该说,当同学聚会由原来的“叙旧会”,异化为“攀比会”、“炫富会”,感叹“相见不如怀念”,本在意料之中。

  “怀念”意味着回忆,所有的印象都停留在记忆中,而记忆具有选择性,所以值得怀念的大多是美好的记忆,哪怕是曾经的苦难,也会经过时间的发酵,被美化为散发着诱人的味道。

  而“相见”则意味着现实,包括同学聚会在内的社交聚会,都不可避免掺杂着世俗的因素,比如攀比、利用、虚荣、炫耀、差距等,并且随着聚会相隔时间的推移,“忆当年”的成分逐步让位于“比现在”。

  就是说,客观分析的话,“相见不如怀念”,原本正常。

  相信不少参加过同学聚会的人会有同感,似乎除了一些嘘寒问暖的叙旧之外,很难有更多共同语言。原因就在于,每个人不仅是容易进入时空隧道的“记忆人”,更是时刻都离不开现实的“社会人”,而记忆也注定不可能占据生活全部。

  正如那首在网络流行《恐聚族之歌》歌词所说:“相聚看似甜蜜其实很恐惧,同学情少年谊都不再提起,就在这次聚会里谁还会珍惜,相聚已没有意义。”

  伤感的调侃背后,隐藏着“一半是期待,一半是无奈”的纠结心理。某种程度上,聚会中的美好回忆,都难以摆脱现实社会的投射,而现实无疑又存在许多让人无法承受之重。

  所以,没必要把“恐聚族”想象得多么感伤、多么不堪,不妨以平和心态视之,时间是最好的疗伤药,也是最好的见证者,真正的情谊也必将刺破那些像烟花一样的外表。(高地)

(责编:黄维、许心怡)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