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教育>>大学生回家

家乡的百人河,枯了!

2014年01月22日17:35    来源:人民网-教育频道    手机看新闻

家乡的小河,有一个很气派的名字——百人河。

趁阳光正和煦时,妇女们一手提着装满衣服的水桶,一手拉着自家的娃娃,走向那条清澈的小河。河边此时是一片欢声笑语,妇女们纷纷把衣服放在河沿的石头上,将袖子一把捋起来,就蹲下来开始搓洗衣服了。旁边的李大妈马大婶,是洗衣服时最好的解闷对象,彼此说着各自的家长里短。兴致高昂时,河边尽是她们的爽朗笑声。河滩上成群结队的小孩儿也没有闲着,他们和小伙伴垒沙堡。细细软软的沙子,其中的石英碎片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照亮了孩子们欢乐的童年。稍大些的孩子,不顾一切地反抗母亲的禁令,把双脚踏进河里,俯下身子摸河螺,他们会因摸到一只拇指粗的田螺而兴奋不已。甚至连远处的竹林、甘蔗林、芦苇丛和河里跳舞的水草,都很享受这样一种百人聚会的热闹时光。

然而,才不过约十五年的日日夜夜,这一切竟然就消失了。

因为城市的迅速发展,挖沙船以不可抵挡的姿态进驻到河里,昼夜不舍地挖沙、运沙,河床终于忍不住皮肤被人类残暴地揭开的伤痛,把它千仓百孔的肉体裸露出来。看着这样一副已经没有利用价值的残躯,挖沙船同情地把脚步移向另一个地方。然而,没有河沙的河床开始以怨报怨了,因为挖沙而组成了漩涡布满了小河,听说前几年常常有小孩被卷去了生命。

我一直认为,如果单单只有挖沙船的破坏,小河不至于这么悲惨。果然,在曾经的洗衣场边,那里不知何时盖了一座水泥厂,污浊的废水混杂着灰色的泥土,流进河里,伤害着无辜的小鱼和水草。那些都是小河的孩子啊,作为母亲,小河决定用自杀来祭奠自己的孩子。

小河就这样死了。河沿上再也没有了妇女们因洗衣服而拉家常的身影,没有了孩子们打闹的笑声,也没有了水牛栖息的午后。村里的人家早已用上了洗衣机,也看上了有线电视,再也没有时间和兴趣在早上到河边、傍晚到屋前和邻居拉家常了。当你的孩子们也已经长大出去外地读书或者工作了,而现今的孩子,都被困在幼儿园里,村里的房子还是像以前那样多,只是住在里面的人加起来真不知道还有没有一百个人,都是些老人和小孩,青壮年全都跑到传说中“遍地黄金”的大城市里打工了,地荒废了,粮食不种了,小河的生死看起来自然也与他们无关了。物价飞涨,水牛的身价却跟不上,于是它也跟着匿迹了,连带着的还有稻田、甘蔗林,像极了古代的株连制度。

只有在自来水断了的时候,人们才会想起这条可怜的小河,于是拎起家里的桶,想要去打一些水回家煮饭、洗澡。不等他们走到河边,在高高的河堤上,就看到了小河瘦弱的身体,气若浮丝。暗黄色的水草结成一团,在淤泥中挣扎着求取生的希望,小鱼是消失得很彻底的了,只看到一两只青蛙蹲守在河边,河底的淤泥中偶尔还能摸出一些河螺,也是一个空壳,肉体已不知去处。小河周围的草地、小树、竹林,破败的破败,死去的死去。只有血红色的水虫遍布着整个河域,十分恶心,让人们望而却步,失望地拎着空水桶回家。一边走还一边骂:“这天干嘛不下雨,下雨河里就有水了”。小河一定听到了,所以才那么同情老天,曾经在无数个岁月里,它也一度没有下过雨,但小河依然有活力。可是小河太累了,没有力气把这些想法朝人们喊出来,过了一会,自来水来了,人们拧开水龙头畅快地接水煮饭、洗澡,又忘了小河。

那条小河,落魄如奶水将尽的乳房,干巴巴地搭在土地上,一想到它曾经也丰美过,它就满足地闭上了眼睛。陪伴它凋谢的,有很多小伙伴,比如青翠的竹林、欢乐的小鸟以及那群在它注视下成长起来的孩子。

作者:暨南大学 吴思敏   回专题首页

(责编:贺艳花(实习生)、熊旭)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