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教育>>教育书屋

让时间成为“优质”时间

杨文 麓雪

2014年01月08日15:37        手机看新闻

有的家长说:“工作太忙了,真没时间教育孩子。”正是因为现代人的忙碌,我们才更应该把与孩子相处的时间变成优质时间。

我把排队、候诊、送孩子上学、和孩子旅游、吃饭、睡前的时间都利用了起来。只要和孩子在一起,我就注意观察这一段时间是不是能让他获得有益的发展。

人生的很多完美中都有遗憾。如果到今天让我说我的遗憾,那就是我以往没有抽出更多的时间来陪伴我的亲人,包括我的儿子和丈夫。我只能在心底里说:“在你们真正需要我的时候,我会不遗余力。”

人生百年,也不过三万多天。屈指算来,这是一笔多么宝贵的财富!

既然我选择了事业和家庭一肩挑,那就只能把有限时间的价值最大化了。

有一位记者问我:“你十年做了十件大事,还把自己的儿子培养成剑桥博士,我怎么也想象不出,你是怎么做到的?”

当时,我给他算了一笔账:一天二十四小时,八小时工作,八小时睡眠,八小时业余时间,包括吃饭在内。如果我把业余的八小时,基本用来做事,包括教育孩子,那就等于一年我多了两千多个小时,十年就是两万个小时,二十年就是四万个小时。这四万个小时是在工作、学习还是荒废,作为同一个人差别就这样形成了。

有一次,我在火车上,看到对面的座位上,坐着一对年轻夫妻。他们的孩子也同时和他们坐在一起。这对夫妻和他们的孩子在整个旅途中,七个小时的时间里,静静地坐着,很少说话。即使偶尔冒出一句,也是父母对孩子的指责。

我当时想,要是换了我,我会好好利用这七个小时的。我想起了夏杨小时候,我和他一起坐火车旅行的时光。

那段时光是我陪孩子最多的时候。我知道做母亲是需要注重“阶段侧重”的。学龄前我尽量多地和他在一起,充分利用他的教育“关键期”。

我和孩子一起旅游,总会提醒他注意窗外的景色,给他提一些问题。我会给他讲一些和旅行有关的故事、旅途的见闻,包括让他观察车厢里的人,还会和他一起玩词语接龙游戏,有的时候会对他进行外语的启蒙。如果我们外出到了某一个城市,我可能会说:“夏杨,你现在找找看,这个城市和我们家所在的城市五点不同的地方。”然后他就开始观察、归纳,我们也一块儿参与。这样他的观察力自然也就会慢慢提高。

父母与孩子相处的时间,应该尽量优质化。现代父母都很忙碌,没有太多的时间和孩子在一起,那就把与孩子相处的每一时段,变成愉快高效的有价值时间,变成进行随机教育的有利时机。

时间老人是很公正的,他给我们每一个人的时间,都不多一分也不少一秒。为什么有的孩子学业好,知识多,作为大?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的时间利用效率高。为什么有的家庭关系好、父母孩子亲情浓郁,这就看我们父母是不是把和孩子相处的时间,都变成了有益的时间、快乐的回忆。

像每个孩子的父母一样,我也经常有这样的感觉: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过得飞快。因为平时自己忙,所以一直有这样一种意识:怎样筹划、利用好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随时随地把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变成“优质时间”。

可以这样说,夏杨成长的过程,就是我和夏杨的爸爸试图充分利用和拥有“优质时间”的过程。夏杨小时候,他的爸爸用自行车带着他串大街溜小巷,天文、地理、历史、人文,总是用小夏杨能够理解的方式不停地说着……

在这一点上,我们夫妻两个有着相同的教育观点:输入的过程,就是沉淀的过程。虽然夏杨后来也不记得多少了,但我们相信,那种随机教育的过程是让他受益的。

“随机教育”是在现实生活中遇到什么样的情景,就借助和利用这些情景对孩子进行教育,让他在此情此景中获得一些有价值的东西。也许效果当时并不明显,但底蕴就是这样慢慢积淀的。

这样的随机教育要看场合,讲时机。夏杨小时候,我会在卧室里对他说,人要学会把自己的床铺铺整齐,把自己的房间整理好;吃饭的时候会告诉他,要讲卫生,饭前要洗手,吃饭的时候也要文明,不出大声,不丢饭粒……有一种说法,“不要在卧室里给孩子讲猴子的故事”。在卧室里给孩子讲画书上的猴子,肯定不如在动物园里讲效果好。而在动物园里,告诉孩子卧室里的秩序、饭桌上的规矩,也和当时的情景不符。

我不会用烦躁的语气跟他说话,也不会以教育者的姿态让他听话,而是在自然亲切的聊天中,把一些观念输入给孩子。什么场合,有什么样的内容,但气氛是让大家都感到愉快的,这样效果会更好。

有的家长说:“工作太忙了,真没时间教育孩子。”正是因为现代人的忙碌,我们才更应该把与孩子相处的时间变成优质时间。

我把排队、候诊、送孩子上学、和孩子旅游、吃饭、睡前的时间都利用了起来。只要和孩子在一起,我就注意观察这一段时间是不是能让他获得有益的发展。比如,他小的时候,我和他在一起等公共汽车,我就让他拿一本他喜欢的书,在等车的时间里,我讲给他听。大了他也就形成一个习惯,只要是外出,不管是长途旅行,还是外出半天,有可能的话,他总是带上一本自己喜欢的书。时间积少成多,就这样形成了他的快速阅读力。有时候和他出去,比如去参加朋友的聚会,孩子在那样的场合一般都是不被大人关注的,或者不自觉地被大人排除在谈话之外。我总是有意识地让夏杨适时地参与进来,或者让他去照顾比他小的小朋友,或者让他去帮着和服务员沟通,或者让他旁听来参加宴席的人的谈话……这种安排是有意识的,但不是强迫性的,是以家长为指导、以孩子为主体的引导式的教育,是隐性的随机教育。用他自己现在的话说,就是被“暗算”了,却是一种很愉快的被“暗算”。

就是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中,夏杨学会了观察,学会了去表达自己的感受,学会了与人的交往,学会了让生命的时光不留白。

我们对孩子进行的“随机教育”,应是宏观意义上的大教育,是包括德商、智商、情商、逆境商的培养在内的各方面的综合教育。比如在家里,我们工作上遇到了什么事情,或者夏杨和小朋友闹意见了,我们都会在讨论中注意到对孩子进行正面的引导。

有一次,夏杨和小朋友吵架了,我没有训斥孩子,也没有袒护孩子,而是把几个孩子叫到一起,了解了情况,然后告诉夏杨:“你和伙伴吵架,是因为你的主张没有得到伙伴的认同。以后再出现这样的情况,你需要做的是,把自己的想法和理由说给小朋友们听,争取得到别人的赞同。如果别人都不同意你的观点,说明你的主张还有有待完善的地方,你就应该认真反思自己,多听听别人的意见。”

就是在这样看似无意的讨论中,我们告诉了孩子该怎样和人相处,怎样做是正直的,怎样做是善良的,怎样做是不对的,什么时候该坚持,什么时候该妥协让步……成人世界的很多规则和纪律,就这样播种在了孩子的心中。夏杨能在长大之后,尽快去适应所处的一个个环境,我觉得很多得益于他从小受到的这种家庭中的“随机教育”。

一个人的核心价值观——成就感、好奇心、勇气、感情表达、积极的人生态度、善于动脑、尊重他人、自立自尊、帮助他人和幽默感……都会受益于他成长过程中父母有意识的“随机教育”。也许是用几分钟,就传达给孩子一种新技巧、一个新信念、一个新思想和看待事物的一种新方法。我们应试图在“有价值时间”里对孩子寓教于乐,在过程中及时给孩子积极的指导。

我自己是一个闲不住的人,从小养成的习惯,就是舍不得浪费分分秒秒。我如果一个人在家的时候,哪怕是在穿鞋、换衣服、吃饭,也要把电视打开,接收点信息。到现在还是这个习惯,在做一些生活琐事的时候,如果能够同时捎带着做点什么,双重或者多重利用这段时间,心里成就感就特别大。平时到学院上班,我自己不开车,一是因为路途比较远,二是我可以顺便利用在车上的这段时间做更多的工作。

当年孩子小,我做大学教师时,选了一门听力课来教,就是觉得我可以兼顾夏杨也兼顾工作。夏杨睡觉的时候,我就一边做家务,一边听录音机备课。

我经常对夏杨说,人和人之间的区别很大程度上是课余时间、工余时间的区别。当工人的时候,有的工友们在纳鞋垫、聊天,我在看书;做大学老师的时候,有的老师上完课就算了,我却又去研究教学法、编教材、办学校。

教育孩子的过程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成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父母既是教育者,又是提供者,同时还是示范者。朋友跟我开玩笑,说:“夏杨小时候的成绩是你这个妈妈从时间老人那里抢来的。”我说:“不是我抢来的,是我让儿子养成了一种习惯,习惯会参与他命运的转变。”

无论是阅读的启蒙,还是社交能力的培养,无论是挫折教育,还是孩子各个关键期的捕捉,我充分地利用了与孩子在一起的时间,捕捉和利用着教育孩子的各种时机——

在帮他洗浴的时间里,我给他讲生命与水的故事,给他讲关于卫生的常识,和他玩纸船;在夜晚临睡前的时间里,给他讲童话故事,让他闭上眼睛,给我讲述白天他的见闻,还有他脑子里的故事;在火车上,让他观察周围的新鲜事物,把车厢变成孩子的“大课堂”……

在他安静的时刻,在他生病的时刻,在他走路的时刻,在他等待的时刻,在他吃饭的时刻,在他购物的时刻……

瞧,我们有这么多的时间可以和孩子在一起,只要有意识,并且把握了和孩子相处的艺术,我们就有可能把和孩子相处的时间变成“有价值时间”。这样的随机教育、习惯养成,也让孩子在未来的岁月里,具备了有效利用时间的能力。 

来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责编:贺艳花(实习生)、熊旭)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