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教育>>教育书屋

床前故事与整体识读

杨文 麓雪

2014年01月08日15:34        手机看新闻

在马路上,在商店里,我也是随机对他进行整体识读训练。不要一说“训练”就觉得“多累啊”。实际上,只要有这种意识,就会在生活中很随意地去做。抱着他,领着他,我都会对他说:这是百货商店,他就认识了一个“百”、一个“店”。

冬天的夜晚,雪花飘飘。橘黄色的灯下,幼小的儿子依偎在妈妈的怀抱,听妈妈讲故事:“老爷爷要带着大猎犬到森林里去伐树,给小鹿一家盖房子。老爷爷在大雪中,来到了森林里,一大片树……”

咦?妈妈怎么没动静了?

儿子看看妈妈,妈妈已经歪头睡着了。

“妈妈,妈妈,你伐的那树呢?”小小的儿子摇着妈妈的胳膊,问妈妈伐的那树到哪儿去了。

这是当年我给两岁的儿子讲故事的情景。

儿子和丈夫到现在还跟我开玩笑:“你伐的树呢?”

几乎每个孩子在其成长的某一个阶段,都有喜欢听故事的强烈愿望,但不是每个父母都能够及时地抓住这个语言输入的关键期,对孩子进行语言的开发。国外很多教育专家都提出“床前故事”(bedtime story )对孩子语言和思维开发的重要性。在教育夏杨的过程中,我有意识地去实践它,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那时候,我几乎每天晚上都会给儿子讲一个故事。不管多忙多累,都坚持下来。经常出现给他讲着讲着,自己已经迷糊了的情景。夏杨五六岁时,到亲戚家,晚上没人给他讲故事,就不睡觉了。

夏杨五六个月能坐的时候,我给他买了一套书。这套书到现在我还记忆犹新,书名叫《我的第一本书》,那是夏杨床前故事的第一课。书中大大的图片、鲜艳的色彩,是他早期识读的最佳读物。随着他的长大,我就不断地根据他的生理、心理、语言发育程度和理解力,选取各种读本。尽量去适应他,他才会感兴趣,否则,要么太难,会拔苗助长;要么太浅,信息量不足,他会失去兴趣。比如,他已经到了问“为什么”的阶段,你还在给他讲“这是苹果,那是梨”,他肯定就不会专心听了。

幼儿的思维是形象而具体的,他的头脑中总是充满着颜色、声音、形状等生动的形象,而且还会派生出拟人化的思维。他认为人能说话,动物也能;动物有尾巴,人也可以有尾巴。他们生活在自己的想象中,并且这种想象具有夸张性。所以,这个时期给孩子多讲一些童话故事,正契合了孩子思维发展的特点,能够较好地打开孩子的语言和想象之窗。

夏杨到上幼儿园的时候,就开始显现出了较强的语言能力。有一次,他竟然跟老师争辩起来,而且大有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阵势。看着那个小人儿,在那里用那么丰富的语言,跟老师“强词夺理”,最后,老师忍不住笑了。上学以后,他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都是比较好的。我想,这可能是与我们从小给他讲故事、对他的语言输入有关系吧?

人的语言能力是一种技能,是孩子在与其他人互动中,训练出来的一种能力。我发现,幼儿对于不断重复的文字很迷恋。夏杨小时候,一个故事能反反复复听好多遍。比如《三只小猪》《小红帽》《小兔乖乖》,这些故事里都有小动物和重复性语言,孩子在大人的反复诵读过程中,进入童话般的意境,在优美的语言和景象的描述里,孩子的心灵得到陶冶,想象力得以驰骋,语言能力得到发展。

现在各种儿童读物越来越多,很多书中漫画语言越来越多。我不太赞成父母把漫画语言搬到孩子的床前故事中。我觉得在孩子的早期识读中,还是应该让孩子接触韵律感较强的优美文字,而漫画语言太简单,缺少抑扬顿挫的韵律感,不适合幼儿的早期识读。有一种说法,孩子在胎儿时期,在母体内听到妈妈有节奏的心跳声音。出生之后妈妈的怀抱使他产生安全感。当他接触到有节奏的韵文或音乐时,他好像又回到妈妈的怀抱。

夏杨在幼儿时期特别喜欢听有节奏感的故事。我在诵读过程中,有时会像替换练习一样给他改一下某个词或词组。夏杨自己有时候也进行一些替换,这样可以提高他的想象力和创作能力。

有时候他还会用图画把听到的故事表现出来,然后让我给他配上文字。尽管他画得很幼稚,但我还是按照他描述出来的,认真地给他写上一段文字。我给孩子买了不少故事磁带,像孙敬修爷爷和鞠萍姐姐讲的故事。我自己在给孩子讲这些故事时,也经常根据故事情节,模仿不同的声音,扮演其中的角色,用不同的语气,把各种动物、人物的性格特征表现出来。如果在给孩子讲故事的时候,一直用一种语调一种口吻,语言没有感染力,则不能满足孩子好奇而又想象力丰富的需求,他就不能充分感受到故事中的情感表达,也就难以达到早期语言、智力开发和书面语识读的效果。

一般有语言天赋的孩子说话早,也喜欢说个不停,听到有趣的事情能记住,并且能说出来。孩子小时候听故事比较多,语言文字的输入多,输出的时候就丰富。有的孩子之所以很大了还不会表达,语言很贫乏,先天因素是次要的,更重要的原因是输入量不够。所以我觉得,一定要尽可能多地给孩子输入可理解性的语言。从小有了大量的输入,将来他的语言表达,不论是口头输出,还是书面输出,就能做到出口成章,下笔有神。

夏杨小时候,很早就开始自言自语“嘟嘟囔囔”地说话,有时候连我也听不懂。我从书上看到,这是孩子在说他的一些内在思维内容,是思维的一种外化。等到他具备了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他的语言内化了,思维时就不再发声了。

我们经常看到小孩子一边玩耍,一边自言自语,而很少看到思维正常的大人,会一个人对自己不停地说话。夏杨小时候,我很放任孩子说的这些“自言自语”,让他在“玩语言”的过程中,不断地对语音进行自我训练,使他的语言在一个自然的过程中不断完善,然后能够用流利的、发音正确的语言表达思想。夏杨在三岁左右,就能够自己很明确地向医生表述自己的病情了。我觉得这和我从他出生就对他有意识地进行可理解性的语言输入有很大关系。

也许有的家长会说:“我这么忙,哪有时间给他讲故事?”当然,如果实在太忙太累了,可以让孩子听磁带,看VCD 动画片。但我还是想对那些年轻的爸爸妈妈说,每个夜晚的床头,那盏温馨的灯下,在孩子很快就长大,不再需要你为他去做这些之前,能够和孩子一起在故事中度过,也是一种难得的幸福。

即使把“床前故事”当成对孩子的一种投资,也是很有价值的投资啊!

夏杨四五岁的时候,跟爸爸到一位大学教授家串门儿。大人在谈话,他一个人在客厅里,拿起一张《人民日报》,煞有介事地看起来。教授问他:“你能看懂吗?”他竟然一口气读了一大段。

那时,夏杨已经认识好几千个汉字了。别人问我:“你是怎么教的?”我说我从来没有正式教过孩子认字,甚至我们自己也不知道,他什么时候认识那么多字的。我们从来没有正儿八经地坐下来教他识字。他认字靠的是随机学习、整体识读。

我认为,早期教育,不是局限在教孩子认字、背唐诗、做算术上。识字、做算术是教育内容之一,但不是唯一;是一部分,而不是全部。识字、做算术是小学的任务,不是幼儿阶段的任务。我认为学龄前是孩子口语发展的最佳期,而正式的识字阅读教育是在学龄期,学龄期是开始书面语教育的最佳期。

现在很多父母,包括很多幼儿园,把学龄期的课程加给了还在上幼儿园的孩子。我觉得这样可能会对孩子将来的课业学习适得其反。因为孩子对新鲜、未知的知识感兴趣。如果在学龄前就给他开始小学的课程,那上学之后,他已经掌握了那些内容,上课一坐坐几十分钟没有新的知识点,没有新的知识信息,他就失去了好奇心和兴趣。我是在生活中让夏杨认字,但关于笔画、拼音等都刻意让他回避。所以,他刚上小学,有一个阶段迷上了字的笔画。别人说一个汉字,他能够马上把它的笔画一一罗列描述出来。速度之快,让亲戚朋友惊讶不已。

研究发现,九个月到两岁之间是孩子理解语言的最佳期,而两岁到四岁是孩子语言表达发展的关键期。因为我了解了幼儿这一阶段生理、心理、语言发展的特点,所以在夏杨小时候,我就不失时机地在整体识读中,开发他的语言和阅读能力。

夏杨几个月大的时候,我会指着房间的灯,对他说“灯”;指着天空对他说“天”……类似这样的话,只要我和他在一起,总是适时地说给他听。有一次,他躺在婴儿床上,我给他穿裤子,对他说“蹬,蹬”——他就用小手去指天花板上的灯。很有意思。几个月的孩子,已经开始有了理解力了。我马上再告诉他,现在是“蹬腿”的“蹬”,那是“电灯”的“灯”, 然后我拉着他的小腿做蹬腿的动作,用这种他可以理解的输入方式,把“蹬”这个字的概念输入到他的大脑里。以后,我再在不同的场合,说“灯”和“蹬”,他都能正确地理解了。

所以,我一直在幼儿的语言教育中,提倡这种“可理解性的输入方式”,这种“情景教学法”,不管是我们的母语还是外语的启蒙,都是对孩子行之有效的早期语言教育方式。

孩子学习语言是从理解词开始的。大约六个月以上,他就能“听懂”一些词,但说不出;到一岁至一岁半,他理解的词的数量猛增,然后,就开口说话了。那时,我们除了在日常生活中,用夏杨理解的语言跟他说话,还选取一些适合幼儿心理的图书、材料。夏杨最早的阅读习惯和最早接触汉字,就是从我上面说到的那本《我的第一本书》开始的。

那时候早期识读的书很少,现在想来我还很感谢这本书的作者。这套书很简单,每页上半页是图画,下面是一句话,一页一句。第一页上写着:“呜,火车开过来了。”画面是火车头。翻到第二页,有一句话:“火车上运的是什么呀?”画面上是火车拉着大苹果……在给他念的时候,我坐在他身后。我给他看书讲故事时,有时指着图画,有时就指着字念:“呜,火车开过来了。”他就看,字和画相配,字像图画一样输入了他的大脑中。这样的识读,从他五六个月刚会坐时就开始了。

在马路上,在商店里,我也是随机对他进行整体识读训练。不要一说“训练”就觉得“多累啊”。实际上,只要有这种意识,就会在生活中很随意地去做。抱着他,领着他,我都会对他说:这是百货商店,他就认识了一个“百”,一个“店”。中国字是象形文字,很适合这样的整体识读方式。慢慢积累,很多字就和很多实物、事物或场景,像画一样地输入了他的大脑,将来在别的书上、报纸上再看到这个字的时候,他就可以单个地识读了。有时,他还会在他画的图画旁边,把自己看到的存在脑中的字“画”出来。有一次,他画理发店。我们发现他写的“理发店”的“理”字是反过来写的,当时觉得很纳闷。后来我发现,原来他理发时,从门里面看到的门玻璃上的“理”字确实是反的。

孩子的眼睛像照相机一样,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很多时候很多东西就是这样,在自然习得、无意学习中进行着。

只有契合了孩子兴趣点的教育方式,才有可能开启他求知的窗口。丰富的知识也就如三月的春雨,随风潜入他的脑中了。

来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责编:贺艳花(实习生)、熊旭)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