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教育>>教育书屋

捕捉“关键期”

杨文 麓雪

2014年01月07日16:44        手机看新闻

夏杨小时候,我总是让他到和他年龄相仿的小朋友中间去,让他在玩耍中知道,在一个小集体里面,自己怎样做才能受到认可。这种随机教育远比等他大了,告诉他应该怎样做管用得多。

奥地利有一位动物学家叫劳伦兹,他发现小鸭子刚刚出生的时候,有一个认母期。小鸭子从壳里出生后,如果第一眼看到的是鸭妈妈,它就跟鸭妈妈走;如果第一眼看到的是科学家,它就会跟着科学家走;如果不让小鸭子看到任何活动的物体,两个星期后,小鸭子就失去了认母的能力。

还有两位美国科学家做了一个猫的实验。他们把刚出生的小猫的一只眼睛缝起来,几天以后拆线,结果发现这只眼睛的视物能力基本丧失了,而没有被缝合的眼睛则视力正常。这两组科学家的实验,印证了一个结论:人类和其他动物一样,是有成长的关键期的。这两组科学家都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奖。

美国的一位人类潜能开发大师曾经说过:每个正常的婴儿出生的时候都具有爱因斯坦、莎士比亚那样的潜能,但是聪明和愚笨都是后天的产物。夏杨之所以有今天初步的发展,并不是他先天比别人聪慧,而是我们在他年幼的时候,抓住了他智力发展的关键期。

心理学家布卢姆研究发现,如果把十七岁的人所达到的智力水平定为100 的话,那他出生以后的前四年就可以达到50% ,到他八岁的时候可以达到80% ,另外的20% 是八至十七岁这个时期完成的。所以八岁以前或学前适时开发,大脑的神经元正呈开放的状态,给它以丰富的刺激,这些神经元就会产生联系,大脑就发达;如果错过这个时期,窗口关闭了,孩子智力的潜能就有可能被埋没。

布卢姆用数量化的方法,说明儿童成长最关键的时期是六岁以前的学前期。如果这个时候不失时机地对他进行培养,带来的将会是事半功倍的效果。就像种子播种在春天,才会有好的成长和收获。人的综合知识储备是逐步完成的,但智力的发展却是不可逆转的。在夏杨小时候,我懂得了这个关键期的理论,所以在他生命的这个特定的时期,不失时机地对他进行了各方面的启蒙。

孩子零至六岁是感官发育的关键期,在这个时候不应给他一些抽象的、难以理解的说教,而应借助他的各种感官,如听觉、视觉、味觉、触觉,对他进行刺激,让他熟悉各种环境,通过感官来了解、体验、探索、感知周围的事物。

六岁以前是孩子语言开发的最佳期,包括口语和阅读。夏杨最初躺在床上咿呀学语时,我就开始利用他最初的这种想表达的愿望来训练他。我让他看着我的嘴说“a”,后来他就知道张大嘴发“a”的声音;我又让他看着我说“ao”,他也跟着我学“ao”。在和孩子的语言交流中,我们特别注意了不使用儿语,而是选择很规范的语言。即使在他的婴儿时期,我们也从不跟他说“吃饭饭”等类似的儿语。那时,夏杨的爸爸经常抱着夏杨,边走边指着实物跟他说:“这是一块砖,那是一片瓦。这是一朵花,那是一棵树。”规范语言的使用,对早期培养孩子的语言能力是很重要的。

夏杨是一个语言能力比较强的孩子,曾经多次在演讲比赛中获奖,英语演讲比赛也曾经获得过全国的大奖。这里面当然有长大以后很多的知识技能积累,但我觉得和他六岁以前我们对他的语言训练也有很大关系。

我还从书上看到,一岁半到四岁是孩子对细微事物感兴趣的关键期。这个时期他对泥土里的小虫子,衣服上的小图案,甚至一些我们大人根本没有注意到的细节,都能观察到。记得夏杨不到两岁时,他蹲在路边,对一群蚂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就蹲下来,和他一起细细地观察那群蚂蚁。围绕蚂蚁,我又从有关书上查找一些资料讲给他听。

和孩子一起成长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不断丰富自我知识的过程。孩子小时候,我从图书馆借了一些书,像《十万个为什么》,因为我从儿童心理书上看到,孩子三岁以后,就越来越爱问“为什么”了。我想,这个时候,父母要适当地做点儿准备。

夏杨在这个时期,也呈现出了这个特点,我就特别注意保护他的好奇心,充分肯定他的发现,引导他去有新的发现。更小的时候他会常常问:这是什么?那是什么?我会很认真地回答他,帮他建立对这些事物的概念,而不是应付他,或者不理他。

孩子成长的每个时期,他的思维是在不断变化的,等他过了问“这是什么”的阶段,他又该问“为什么”了。这是两个紧密相连的过程,孩子问这问那特别多的时候,而且特别是问得大人感觉不知怎么回答的时候,这个时候就是启发孩子最好的时机。我告诉自己,即使自己是在很忙很不耐烦的时候,也一定记住,孩子不是在淘气,这是他成长过程中对世界探究的一种自然行为。

孩子两岁半到六岁还是一个人学习社会规范的关键期。这种社会规范就是让孩子逐步脱离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遵守一些必要的规范,学会逐步结交朋友,让他对群体活动有兴趣,并在其中发展他的社会性。

夏杨小时候,我总是让他到和他年龄相仿的小朋友中间去,让他在玩耍中知道,在一个小集体里面,自己怎样做才能受到认可。这种随机教育远比等他大了,告诉他应该怎样做管用得多。

一位记者问我:“你的孩子在成长中好像特别顺,似乎没有让你烦恼、气愤或者惊心动魄的故事?”

其实每一个孩子的成长都倾注了父母的心血。但因为在孩子成长的每个转折期,从婴儿期到青春期的每个关键时刻,我都做了充分的准备,防患于未然,所以,他的成长是平静向前的。留在我们共同记忆中的,是那些平凡日子的温暖和欢乐。

总之,孩子生命中几个关键期的教育,犹如大自然的春天,是播种的最佳期。我们做家长的如果能把这片土地开垦出来,不失时机地撒下智慧的种子,将来的某个时刻,你会发现,曾经播下的种子已经在孩子身上发芽、开花、结果……

来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责编:贺艳花(实习生)、熊旭)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