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海淀区高三年级期末考试(历史)答案详解【3】--教育--人民网
人民网>>教育>>滚动新闻

2013年海淀区高三年级期末考试(历史)答案详解【3】

王海萌

2013年01月22日10:51        手机看新闻

21、“一个人怎样才是义的,那就是唯独因信”。在该思想的影响下

①罗马天主教会的权威被削弱             ②德意志出现德文版《圣经》

③教徒反对事功和繁琐的教仪             ④西欧的世俗王权逐渐衰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A

考察知识点:宗教改革

解析:从材料中“义”与“信”的关系来看,材料中体现的精神是马丁·路德的“因信称义”的思想,选项应该是符合“因信称义”或者宗教改革的选项。所以④不正确,因为在宗教改革后欧洲的王权逐渐上升,而不是衰落,所以选A.

22、美国纽约是世界著名城市,在历史上其名称几经变化:1626年之后叫“新阿姆斯特丹”(New Amsterdam),1674年之后叫纽约市(City of New York)。这样变化是因为

A.“无敌舰队”的覆灭               B.“航海条例”引发战争的结果

C.英法七年战争结束                    D.美国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

答案:B

考察知识点:英国殖民称霸

解析:题目中给出的时间是1626年和1674年,1626年叫“新阿姆斯特丹”表明这个地方被荷兰控制,而改名“纽约”表明英国击败。1588年英国击败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所以A不正确。英国在17世纪通过了“航海条例”并引发的英荷战争,英国最终击败荷兰获得和一部分北美的殖民地,所以B正确。英国是在18世纪击败法国,最终确立殖民霸权,所以C不正确。美国摆脱英国殖民统治是在18世纪,所以D不正确。

23、人文主义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价值观念和社会思潮。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核心是

A.开始以人作为学术研究的核心          B.反对宗教神权对人性的束缚

C.主张以世俗政权取代神权统治          D.以理性否定一切外在的权威

答案:B

考察知识点:文艺复兴

解析:在古希腊人文主义兴起是,人开始作为学术研究的核心,所以A不正确。主张世俗权力取代神权统治,是在宗教改革时期,所以C不正确。以理性否定一切外在的权威,是启蒙运动时期,所以D不正确。

24、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美术创作的特征是

A.以宗教题材弘扬人性之美              B.以抨击教会的腐败为创作主题

C.注重鲜明的色彩与夸张的形式          D.以浪漫主义为其创作风格

答案:A

考察知识点:文艺复兴

解析:题目中给出了文艺复兴时期,文艺复兴时期强调人文主义,一切以人为核心,这个时期的艺术作品基本以宗教题材为主,但是弘扬人性,所以选A。抨击教会腐败,是这个时期文学作品的主题之一,不是美术创作,所以B不正确。鲜明的色彩与夸张的形式是现代主义美术的特点,所以C不正确。D是浪漫主义时期,不符合文艺复兴的时代特点,所以D不正确。

25、明朝中后期,原产于美洲的玉米、甘薯等农作物经由吕宋(今菲律宾)传入中国,出产于美洲的白银也大量流入中国。为开通美洲到吕宋航路做出贡献的航海家是

A.迪亚士            B.达˙伽马       C.哥伦布            D.麦哲伦

答案:D

考察知识点:新航路开辟

解析:题目中问的是谁开辟了亚洲和美洲之间的联系,迪亚士到达了非洲南端,没有到达亚洲,所以A不正确。达伽马到达了印度,只是联系了欧洲和亚洲,没有联系美洲和亚洲,所以B不正确。哥伦布到达了美洲,建立了美洲与欧洲的练习,所以D不正确。麦哲伦环球航行,途径欧洲、美洲、亚洲,所以他建立了亚洲和美洲的联系,所以选D。

26、17世纪的英国革命又被称为“清教徒”革命。这是因为

A.清教徒主张简化宗教仪式                          

B.清教徒在革命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C.克伦威尔实行政教合一统治

D.请教与天主教的矛盾引发“光荣革命”

答案:B

考察知识点:英国代议制民主的确立

解析:在高中教材中“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这一概念使用的不是十分准确,在大学的教材中一般把这场革命称之为“清教革命”,其主要的原因是清教代表了当时资产阶级的利益,在英国内战中议会军的士兵都是从清教徒中选出,所以清教徒在这场革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7、拿破仑统治时期,法国大革命的成果得以维护,其表现是

①打败反法同盟                         ②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③制定《法国民法典》                   ④远征俄国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答案:C

考察知识点:拿破仑

解析:①②③都是维护法国大革命革命成果的行为,但是远征俄罗斯是对俄罗斯的侵略,所以④不属于维护法国大革命的成果,所以选C。

28、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一场经济和社会关系的变革。它包括生产组织变革、技术变革和社会阶级关系变革。下列与之对应正确的是

A.工厂    蒸汽机    工业资产阶级

B.工场    蒸汽机    产业工人阶级

C.圈地运动    珍妮机    金融资产阶级

D.工厂    飞梭    中小资产阶级

答案:A

考察知识点:工业革命

解析:工业革命后,工厂取代手工工场成为主要生产组织形式,蒸汽动力和机器生产是主要的技术变革,产业工人阶级和工业资产阶级成为社会的主要阶级,所以A正确。工场是在工业革命之前的生产模式,所以B不正确。同理圈地运动也是发生在工业革命之前,所以C不正确。工业革命的开始是以1765年珍妮纺车的发明,而飞梭是在1733年发明,是在工业革命之前,所以D不正确。

29、关于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描述正确的是

A.责任内阁制度最终在英国确立                   B.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上议院席位

C.更多英国民众获得选民资格                       D.议会最终取得了征税的权力

答案:C

考察知识点:英国议会改革

解析:题目给出的时间是1832年,责任内阁制度确立是在1721年,所以A不正确。议会改革后工业资产阶级是获得议会下院更多的席位,所以B不正确。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降低了议员选举的财产标准,所以更多的人获得了选民资格,所以C正确。英国议会在13世纪《大宪章》通过后就已经获得了征税的权利,所以D不正确。

30、两党政治是美国政治的重要特色。历史上民主党和共和党对峙格局最终形成是在

A.18世纪90年代                                           B.19世纪30年代

C.19世纪50年代中期                                   D.19世纪末20世纪初

答案:C

考察知识点:美国两党制的形成

解析:这是一个很硬的题,这是书上的远话。两党制对峙格局是在19世纪30年代初步形成,而最终确立是19世纪50年代中期,所以选C。

 

(责任编辑:杨玉君(实习)、熊旭)

相关专题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